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护健康 知识润乡间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安徽工业大学建

青春护健康 知识润乡间

2024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建212“返家乡”卫生知识普及实践团队走进蚌埠市怀远县大窑村,以“健康乡村行”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知识宣讲、健康体检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天的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此次活动系该校“返家乡”社会实践专项内容之一,旨在结合基层需求普及基础医疗常识,提升村民健康意识。

村医访谈:摸清健康需求

上午9时,团队成员首先走进大窑村卫生室,与驻点医疗人员展开座谈。卫生室负责人介绍,村内常住人口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及季节性流感是主要健康问题。“不少老人对用药规范不够重视,儿童龋齿率也偏高。”该负责人提到,村民健康意识薄弱与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有限密切相关。基于此,团队迅速调整原定计划,在宣传手册中增加慢性病日常护理、儿童口腔保健等内容,并紧急联系学校医学院校友资源补充科普素材。

图中为采访村医

通讯员 王阳 摄

田间课堂:让知识“听得懂”

午后,团队成员分组深入村头巷尾,在文化广场、小卖部门口等村民聚集地开设“移动课堂”。针对老年人群体,队员用方言演示血压测量步骤,结合案例讲解高盐饮食的危害;面对留守妇女,则通过实物展示传授婴幼儿急救技巧。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下,村民李大娘听完讲解后感慨:“原来头晕不一定是累的,得先量量血压!”现场发放的300余份图文手册中,团队特别用红色标注紧急联系电话,并附上手绘急救流程图。

图中为田间卫生知识宣传

通讯员 周子鹏 摄

糖尿病讲座:党员带头学健康

下午3时,一场专题健康讲座在村党员活动中心举行。担任

主讲的团队队长结合动画视频,深入浅出地解析糖尿病成因与防治要点。当屏幕展示出“一碗米饭≈15克糖”的换算公式时,在场20余名党员发出阵阵惊叹。村党支部副书记现场带头测量血糖,并倡议:“党员不仅要自己学,还要包户宣传。”互动环节中,65岁的老党员王大爷分享控糖经验:“自从按医生说的每天走六千步,血糖真稳住了。”现场还发放了定量油壶、限盐勺等健康工具。

图中为糖尿病知识讲座

通讯员 朱子城 摄

童心守护:体检中发现隐忧

活动尾声,团队在卫生室帮助多名儿童进行基础健康筛查。检查结果显示,约40%的儿童存在龋齿问题,视力不良率超过25%,其中两名学龄前儿童疑似散光需进一步检查。负责体检的团队成员发现,多数家长不清楚乳牙护理的重要性,部分留守儿童甚至三年未进行口腔检查。“孩子说牙疼就给止疼片,没想到会这么严重。”陪同孙辈前来的刘奶奶语气中带着懊悔。团队随即与卫生室协商,计划建立儿童健康档案并定期跟踪。

图中为儿童体检

通讯员 朱宇豪 摄

暮色渐深,村民仍围着队员咨询健康问题。卫生室负责人表示,这种“接地气”的科普方式有效填补了日常宣教的空白。

扎根乡土,用知识筑起健康长城

当冬日的晨雾还未散尽, “返家乡”卫生知识普及团队已踏上大窑村的土地。这个位于蚌埠市怀远县的小村庄,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中国基层公共卫生的现状。在与村卫生室医生的交谈中,这里仅有的两名医护人员要服务近千名村民,他们眼中闪烁的坚韧与疲惫。

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发放传单时,张大爷攥着糖尿病防治手册反复端详,布满老茧的手指逐字划过“并发症”三个字。那些在课堂上习以为常的医学术语,于村民而言竟是生死攸关的密码。在党员活动中心的糖尿病讲座上,当村医用方言讲解“血糖就像田里的水,不能太满也不能太旱”时,老人们浑浊的眼眸里迸发出理解的光芒,健康科普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要用乡土话语搭建理解的桥梁。

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为留守儿童体检。当听诊器贴上小强单薄的胸膛时,这个父母在外务工的男孩突然轻声说:“医生叔叔,我的心跳得好吗?”稚嫩的疑问里藏着对健康的渴望,也暴露出乡村健康教育的巨大缺口。这不仅是身高体重计和视力表,更是一颗颗播撒健康种子的心。

公共卫生事业不仅需要高精尖的医疗技术,更需要无数扎根基层的“健康守门人”。作为新时代医学生,既要仰望医学发展的星空,更要脚踏祖国大地的泥土。当健康中国的蓝图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徐徐展开时,每个村庄都是不可或缺的拼图。

(通讯员:朱宇豪 朱子城 周子鹏 王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42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恩遇见 我的“三下乡”

今年7月7号,我参加了由校团委倡导,体育学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暑期是一个放松休闲的好时机,也是一个能让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提升自我能力的好时机,很荣幸我能参…… 姚静怡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查看全文 >>

发扬体育精神 绽放青春风采

为深入贯彻十九大重要讲话精神,让青年学子成长为敢于创新,知行合一,心忧天下的优秀一代,激励学子艰苦奋斗,参与时代,展现世界一流学校学子的使命担当,迅速成长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 姚静怡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践于行,客运爱长守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人文服务,传递社会关怀,曲阜师…

音乐美育润乡土,三十二载守初心——走进车田民族初中胡志荣老师的教育之

在广西车田民族初中的校园里,数学老师胡志荣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基层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2025年1月8日,百灵鸟美育筑梦…

“小百灵”唱响振兴梦——车田民族初中校长蔡玉斌的26年美育坚守

2025年1月19日,百灵鸟美育筑梦实践团走进广西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专访该校校长蔡玉斌。在26年的教学生涯中,蔡校长扎根少数民…

红色基因永流传丨听九旬老兵耿梅讲述血色荣光

他,是沂蒙山走出的铁血男儿;他,是用身躯架起胜利通途的战地信使;他,是镌刻在共和国丰碑上的忠诚印记!【热血青春铸忠魂…

“小百灵”唱响乡村人才振兴之歌

2025年1月初,广西师范大学调研团队深入资源县车田民族乡,对车田民族初中“小百灵”童声合唱团进行了美育浸润赋能乡村人才振…

最新发布

情暖夕阳红:养老院志愿服务的温馨时光
情暖夕阳红:养老院志愿服务的温馨时光在城市的喧嚣中,有一群人,他们用温暖的陪伴和贴心的服务,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关怀。今天,我们志愿者团队再次走进养老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爱与奉献,让老…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山旺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摘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风情。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各具特色,它们不仅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体现,更是地域文…
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赏二郎拳风采 探传统武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赏二郎拳风采探传统武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公众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热情,1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冬日暖阳服务队于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博物馆举办…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蒋峪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蒋峪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年韵守望者摘要: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其活动面之广,活动项目之多,活动时间之长,为其他传统节日之首。春节期间诞生了种种习俗,本调查团队于山东省…
山东中医药大学回乡看齐鲁——探访黄河入海,感悟红色精神
东营作为黄河入海的地方,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我们责无旁贷。山东中医药大学回乡看齐鲁实践活动黄河行,医心向民队于2月6日回到家乡东营市,扬黄河红色之历史。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
【安徽学子下三乡】走进养老院,温暖夕阳红
【安徽学子下三乡】走进养老院,温暖夕阳红在老龄化社会加速的大背景下,养老院中的老人越来越多。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有必要投身社会实践,为养老院的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社会责…
山东学子走进乡村,在实践与调研中感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新画卷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文化现状和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对乡村振兴政策的认识,1月12日至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心心向农,意韵融融”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麒麟镇开展以“新春探源续文脉,乡野助农绘蓝图”为主题…
山东中医药大学回乡看齐鲁——生命健康 “趣” 社区,知识传递暖人心
2025年2月10日,山东中医药大学南·锋志愿服务队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胡筱语、张晶涵、李豪爽、孙亦菲、刘雪琪、孙超滢、刘怡林、高伟园来到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古城街道汇祥居社区进行访谈调查。在项目前期,团…
学子墨香添年味,春联送福满乡村
学子墨香添年味,春联送福满乡村中国大学生网报张掖2月15日电(通讯员张振栋)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愈发多元且富有意义,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文化传承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
智慧水文新突破:雅安水文中心与川农水利水电学院联合开展无人机巡检项目
2025年1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智巡水域﹣基于人工智能的无人机河道巡检系统”实践团队赴雅安水文中心多营坪水文站开展实验性飞行。开发智能巡检系统,驱动水资源管理创新。此次科研项目旨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