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探访历史遗迹,传承先贤品德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雷豪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探访历史遗迹,传承先贤品德

为深入挖掘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涵,感受历史人物的思想光辉,安徽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实践团队于2025年1月30日前往衡阳夫之楼,开展了以“探访历史遗迹,传承湖湘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亲身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学习王夫之先生的精神风范,并思考新时代青年如何在历史文化的滋养下勇担时代责任。

图为参观夫之楼文化景点。刘琪供图。

一、夫之楼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夫之楼,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西湖公园内,是为纪念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王夫之(号船山)而建。王夫之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深远的思想见解和坚定的民族气节,被誉为“湖湘文化之魂”。夫之楼不仅是一座纪念性建筑,更是一座思想殿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王夫之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面对国家危亡,他坚守民族气节,隐居衡阳石船山,潜心研究学术,留下了大量影响深远的著作,如《读通鉴论》《宋论》《尚书引义》等。这些典籍不仅展现了他的治国理念,也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无数学者。

实践队员雷豪供图

二、实践队员的参观体验

实践团队带着敬仰之心踏入夫之楼,映入眼帘的是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和满墙的历史文献资料。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历史文物,将王夫之的生平与思想生动地展现在实践队员面前。

在展厅中,队员们驻足良久,细细品读王夫之的思想精华,深入了解他“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王夫之的学术体系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并讲述了他隐居著书的艰难岁月。队员们纷纷感叹,一位思想家能够在民族存亡之际依然秉持信念,坚持文化传承,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敬仰。

实践队员先晗龙供图

三、夫之精神的当代启示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文化因传承而生辉。夫之精神不仅是湖湘文化的瑰宝,更是新时代青年应当继承和发扬的精神财富。王夫之所推崇的“经世致用”思想,强调知识应当服务社会,学术研究应当关注现实,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应当以先贤为榜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增强文化自信,让湖湘文化的智慧薪火相传,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此次夫之楼之行,不仅让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王夫之的思想精髓,也让他们在历史文化的熏陶中,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他们纷纷表示,将以青春之力书写时代华章,让湖湘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耀眼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8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三下乡实践心得:实践伴我成长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 梁舒薇 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实践心得:时间带不走的痕迹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当我写下这篇心得已是下乡结束后的十多天。依稀记得三下乡,我们与你们在双寿留下的点点滴滴。此时外面大雨正勤勤恳恳地洗刷着我们的世界,我们留下的痕迹,或…… 郭祖金 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实践心得:不畏艰难,扬帆起航

  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三下乡,那么你肯定能够见识到很多你以前没有学过,或者说是你从未见过的知识和事物,因为这里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体验。在这个暑假,我就加入了扬帆社会实践队,…… 梁猴芩 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心得:用心去体验点滴

  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青山环绕,这是我对双寿的印象。  冒着连绵的细雨,我们到附近的村落进行挨家挨户的宣传。这次宣传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是这里的人都很热心。一听到我们是…… 梁巧仪 扬帆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三下乡实践心得: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2018年7月15日的早晨,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扬帆社会实践队全体队员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坐上开往茂名信宜北界镇双寿小学的巴士,开启了为期12天的下乡之旅。  在双寿小学的12天就好像…… 王钦莉 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实践心得:有付出,就有收获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小学是孩子们的启蒙地,是孩子们畅游知识海洋的帆船,更是孩子们开启人生学习之旅的起点站。  迎着骄阳,我眯着眼望着眼前的实践基地—双寿小学,内心感…… 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心得:糟了,是心动的感觉

  这是一个关于夏天的故事,有孩子,有扬帆社会实践队。  等 等一下,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们。  相遇是一场意外。本不打算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却在种种境况下,我选择了扬帆社会实…… 黎舒婷 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三下乡之这个夏天不一般

  七月的阳光分外灿烂,这个暑假我跟随着学校的扬帆社会实践队奔赴信宜市的双寿小学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暑期三下乡的调研支教活动。  原本今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我本来是不打算参加的…… 周梓杰 大学生网报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海洋文化,守护非遗瑰宝:沙坡尾马送王船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2月4日,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筑梦…

情系沂蒙,赤心逐梦|南中医“沂脉﹣相承“宣讲团赴苏州市新康小学开展“沂

2024年12月18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沂脉﹣相承”宣讲团在沂蒙精神的指引下,来到苏州市新康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主题…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 “返家乡”,共绘青春梦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成功举办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我把工大带回家乡”专项实践活动培训会,为学校与…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蚌埠一中宣讲,共筑梦想桥梁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蚌埠一中宣讲,共筑梦想桥梁中国青年网蚌埠2025年1月21电(通讯员陈欣怡)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的大一新…

食品专业赋能,水务焕新家乡

近日,来自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陈玟静,利用假期时间,在资中县衡兴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最新发布

铭记红色历史,点亮青春担当
1月18日,阳光倾洒,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实践队员们,带着满腔热忱,开启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文化探寻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六安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旨在通过这次参观,深度挖掘家乡文化的丰…
下乡践梦,兴村富民
民俗文化展览馆实践通讯稿日期:2025年2月13日通讯员:宋兴智在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征程中,[“筑梦祁连”——探寻河西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今日正式开启了民俗文化展览馆的实践之旅。这一实践活动承载着多重…
安工大学子感恩母校行:以专业为桥,续卓越华章
为深化高校与中学衔接,安徽工业大学于2024年寒假开展“感恩母校行”实践活动,数余名学子化身“招生使者”,返回高中母校宣讲。活动以“与卓越的摇篮”为理念,通过真实生动的校园故事,展现安工大办学特色…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走进家乡舒城,感受家乡文化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返家乡:走进家乡舒城,感受家乡文化为了了解家乡文化,增强对家乡文化的理解.2025年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家乡文化传承团组织了一次“走进家乡舒城,感受家乡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纽带系千古,星火燎原国富强
作为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一名学生,我有幸在寒假2月5日下午踏上了一段寻访红色足迹的旅程,目的地是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朱口镇的毛主席纪念馆。这次参观不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伟人的风采,更让我…
安工学子 展高校风采
为响应“我把工大带回家乡,招生宣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专项行动号召,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韵华章·校梦起航”宣讲队走进濉溪中学,开展了一场精彩的招生宣传活动。活动伊始,宣讲团队成员…
青春兴乡展担当,实践筑梦正当时: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青春兴乡展担当,实践筑梦正当时: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
把安工大带回家乡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访母校,共话成长与未来近日,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子满怀热情地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招生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学弟学妹们了解安徽工业大学的办学特色…
安徽工大学子返家乡: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家国情怀
为进一步了解家乡红色故事,讲好家乡红色文化,铭记家乡红色历史。1月22日,安徽工业大学“寻红色记忆”实践小队第二组实践队员在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家朋乡的烈士许家朋纪念碑陵园开展以“追寻红色记忆,感悟…
村委会反诈骗宣传
通过组织反诈讲座、张贴宣传海报、利用微信群互动问答以及分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村民普及最新的诈骗手法及应对方法。同时,鼓励村民积极举报诈骗行为,并向家人朋友传递反诈骗知识。反诈骗是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