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 月 20 日,在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社区活动室,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一群大学生志愿者现身于此,开启了一场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传统文化课堂。彼时,大寒节气将至,他们意图通过知识讲解、习俗展示、互动问答以及创意绘画等多样形式,引领社区的小学生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于寒冬之际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让孩子们体悟这特殊时节下文化与人情所蕴含的融融暖意。
正文:
活动当日,社区活动室仿若被施了魔法,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志愿者们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他们精心挑选、制作的生动有趣的图片,搭配上简单易懂的动画,一经播放,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屏幕上,或灵动展现自然变化的画面,或趣味呈现节气特点的影像,配合着志愿者绘声绘色的讲解,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个个挺直了小身板,眼睛睁得溜圆,满是对即将开启的节气知识探索的期待。
紧接着,志愿者巧妙地将传统节气与古诗词融合,带着孩子们一头扎进古诗营造的大寒意境之中。从“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描绘出的孤寂清冷,到“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勾勒的雪落层层,孩子们在诵读经典诗词的韵律间,仿若穿越千年,与古人并肩感受节气更迭带来的自然之美,品味诗词里藏着的文化韵味。
随着讲解逐步深入,大寒节气的全貌徐徐展开。志愿者条理清晰地向孩子们阐述大寒的时间范围,精准到起止节点,让他们明白这一节气在一年中的独特“坐标”;描述气候特点时,用词形象,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孩子们一下就懂了为何大寒是一年中最冷时段。
为加深理解,志愿者分享起大寒的传统习俗。提及“食糯”,解释道在这寒冷的大寒天,古人们靠智慧发现,食用糯米制作的食物,像软糯的糍粑、热气腾腾的糯米饭,能给身体供足热量,抵御严寒;说到“纵饮”,则为孩子们勾勒出一家人围坐暖炉旁,举杯畅饮、欢声笑语的温馨画面,亲情的温暖满溢。此外,讲述大寒时节人们腌制年肴、忙碌筹备年货的热闹场景时,街头巷尾挂着的红通通的腊肠、屋内剁馅包饺子的忙碌身影、邻里间相互分享美食的和睦画面,一一浮现,孩子们仿若置身其中,对大寒与传统民俗生活的关联理解更深。
互动环节堪称高潮。孩子们潜藏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小手如林般举起,问题接二连三。有的孩子一脸好奇,追问“大寒为啥这么冷,是风特别大吗”;有的则对习俗背后故事兴趣浓厚,歪着脑袋问“古人过年为啥要腌那么多年货”。志愿者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解答,还顺势引导孩子们思考传统文化内涵,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想法。讨论热烈,孩子们脸上求知若渴的笑容灿烂,志愿者也被这股热情感染。
活动尾声,创意绘画登场。志愿者鼓励孩子们拿起画笔,绘出心中大寒。不一会儿,画作纷纷呈现:有的孩子用灵动线条勾勒漫天飞舞雪花,寒意扑面而来;有的专注描绘围炉取暖温馨一刻,家人笑容、暖炉火光,暖意四溢;还有的刻画街头忙碌身影,腌制年肴、采购年货,年俗热闹尽显。这些作品满是孩子的想象与创意,是他们对大寒独特理解的展现。
结语: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孩子们对大寒及二十四节气认知更深,传统文化魅力扎根心间。活动后,不少孩子围过来,眼中满是期待,表示希望再参加类似活动,继续探索传统文化知识。这场社区课堂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既为孩子们搭建起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也给志愿者提供锻炼、服务社会的机会。相信日后,更多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将走进社区、校园,让孩子们在传承与创新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5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