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安徽2月11日电(通讯员朱云翔)2025年2月11日,这个寒假,安徽工业大学大一学生朱云翔没有选择宅家追剧或外出旅行,而是穿上红马甲走进家乡老年人康养中心,开展“青春伴晚晴”志愿服务。他用专业与热情,为养老院注入了新春活力,也在代际互动中收获成长。
**专业服务构建温暖港湾**
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特长,志愿者们设计了“六个一”服务体系:每天一次健康操带领、每周一次智能设备教学、每人结对一位“爷爷奶奶”、每屋布置一组新春装饰、每周举办一场怀旧主题沙龙、每日记录一篇《陪伴日记》。护理部主任点赞道:“这些孩子把老年心理学知识融入服务,94岁的张奶奶现在都能用微信视频了。”
**代际对话触发双向治愈**
在“时光信箱”活动中,老人们用颤抖的手写下人生故事,大学生们则回信讲述新时代见闻。机械工程专业的朱云翔在日记中写道:“听王爷爷讲抗美援朝经历时,我突然理解了什么是生命的重量。”而曾从事教师职业的周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你们让我想起教过的学生,时代在变,但青春的美好永远相似。”
**青年力量赋能养老事业**
服务队联合医学院同学开发了《老年人防跌倒指南》漫画手册,通过情景剧演示居家安全知识。负责表示:“我们正在搭建高校-养老院志愿服务云平台,未来将通过线上陪伴延续这份温暖。”据悉,该团队已与3所养老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志愿服务将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学分体系。
这个冬天,返乡学子用行动证明:养老院不仅是安度晚年的场所,更可以成为传递温情的代际共融空间。当青春活力遇见岁月沉淀,奏响的是一曲动人的生命交响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4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