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青春力量助力科学普及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张蝶

中国大学生网安徽六安2025210日电(通讯员张蝶)

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青春力量助力科学普及

2025年2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寒假之行,科普之翼”移动科普团走进安徽六安市某中学,面向青少年儿童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此次活动系安徽工业大学2024-2025学年“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之一,旨在组织青年学生走进学校、社区、乡村等地,通过科普实践锤炼青年学生沟通协作能力,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注入青春力量。

科普课堂亮点纷呈,学生感受科学魅力

在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寒假之行,科普之翼”移动科普团的活动中,志愿者张蝶同学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和实验展示,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课堂。她的讲解涵盖了植物感知、磁铁原理、彩虹形成、火山爆发模拟等多个主题,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植物的感知:大自然的智慧

张蝶首先向学生们展示了植物的神奇能力:“植物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还能感知环境变化,比如向光生长和感知重力。”她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了向日葵随太阳转动的现象,以及植物根系的向地性生长。学生们纷纷表示:“原来植物也有‘智慧’,真是太神奇了!”

磁铁的奥秘:看不见的力量

在讲解磁铁时,张蝶用一块磁铁和几枚硬币进行了现场演示:“磁铁能吸引铁、镍等物质,这种神奇的力量源于磁铁内部的电子运动。”她还通过动画展示了磁场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们亲手操作磁铁,感受磁力的作用。一名学生兴奋地说:“原来磁铁的力量是这么来的,我回家也要试试!”

彩虹的秘密:光的魔法

张蝶用三棱镜和喷雾器向学生们展示了彩虹的形成过程:“彩虹是阳光折射和反射的结果,不同颜色的光折射角度不同,形成了美丽的彩虹。”她还引导学生们用玻璃和水滴制作“彩虹玻璃”,在阳光下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学生们惊叹道:“原来彩虹是这样形成的,大自然真是奇妙!”

火山爆发模拟:化学反应的魅力

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张蝶用小苏打、食用色素和醋模拟了火山爆发的场景。当“岩浆”喷涌而出时,现场响起一片欢呼声。她解释道:“这是酸碱反应的结果,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形成喷发效果。”学生们纷纷表示:“这个实验太有趣了,回家我也要试试!”

会跳舞的盐:生活中的科学

最后,张蝶用盐和保鲜膜展示了“会跳舞的盐”实验。她解释道:“盐吸收水分后会变得湿滑,而保鲜膜的振动让盐粒‘跳舞’起来。”学生们围在实验台前,仔细观察盐粒的运动,并亲手尝试操作。一名学生笑着说:“原来厨房里也能做科学实验,太好玩了!”

未来展望:青春力量持续赋能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刘庆运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探索更多创新形式,如线上科普课堂、跨区域合作等,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

“科学普及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同时也为青年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刘庆运说。

关于安徽工业大学

坐落于长江之滨、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长期深耕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4年入选安徽省“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产学研融合,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余项,其自主研发的“特种钢材制备技术”等成果已应用于高铁、航天等领域。

作为安徽省社会实践标杆高校,安徽工业大学连续8年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该校机械工程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打造“科普+实践”特色育人模式,近三年组织3000余名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相关活动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40余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学生寒假回乡调研

汶上县,古称中都,位于济宁市最北部,总面积889平方公里,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化工园区和2个街道、13个乡镇,495个村(居),总人口82万。汶上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灿烂,儒家文化、…… 杨子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寻古韵,传承匠心:福建江夏学院“兴化烽火”队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圆满收官。此次活动由[主办方名称]组织,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和…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探寻颍上非遗,领略园林建筑瑰宝

为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发掘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1月14日,安徽工…

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郑州大学学生志愿者走进河南四大革命纪念馆

郑州大学的11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指导老师龚德明指导下,队长杨子豪的带领下,以“寻访红色印记,赓续百年伟业”为主题,开展…

普法引领法治未来,点亮和谐社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增强全民法治意识。”这一战略目标深刻体现了“十四五”规划中对基层法治…

方言润乡土,非遗耀华夏

1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日照方志馆。在这里,他们仿佛踏入了一个方言文化的宝藏库,开启了一场与日照方言…

最新发布

大学生进校科普,科技之光点亮青少年学习之路
大学生进校科普,科技之光点亮青少年学习之路1月16日上午10点,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科普讲座在舒城第一中学拉开帷幕,这场知识盛宴的主讲人,是来自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六安、阜阳、山西、甘肃“星火亮…
学子重归六安中学,传承希望之光
一群曾经在六安中学挥洒青春汗水的学子,怀着对往昔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许,重返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高中母校。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熟悉的校园景色瞬间将学子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激情燃…
实践采访 | 邱月:扎根景德镇,串起传统与创新的手艺人
在景德镇这片艺术沃土上,陶瓷艺术无处不在,深植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而在这片艺术的海洋里,邱月以其独特的手串制作技艺,诠释着景德镇人的匠心独运。2025年1月16日,大连理工大学“情萦桑梓·赣水情长…
【瞻琪鱼灯,传承非遗,点亮未来——安徽工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纪实】
在冬日的寒风中,安徽工业大学的学生们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的热情,踏上了“瞻琪鱼灯,传承非遗,点亮未来”的寒假社会实践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非物质文化遗…
山东大学文学院“追寻红色足迹”赴鲁豫等地红色文化传承调研活动顺利开展
2025年1月11日至2月11日,山东大学文学院红色文化走访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潍坊、保定、枣庄、西安、南昌等地,通过实地走访和访谈当地居民、大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家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家族的历史、价值观、传统习俗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山东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为了深入了解山东家族文化…
孔庙之行:探寻儒家文化之旅
为亲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深入探寻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智慧与力量。2025年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走进济宁市曲阜孔庙…
反诈宣传在行动,共筑社会安全网
在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之外,还有一块我们不容忽视的领域——网络安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提升公众的防骗意识,近日,“科技慧聚,社创未来…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
电气学子返家乡:守红色初心,续革命薪火为传承先辈热血,学先辈精神,铸造时代担当。1月17日至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文化传承小队”实践小队成员分别前往泗县烈士陵园、宣城市新四军烈士纪念碑、南…
村庄扫雪行动暖人心 志愿服务彰显邻里情
2月3日,一场大雪给济宁市梁山县周庄村披上银装,带来美景的同时,也给村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为确保村民安全出行,“科技慧聚,社创未来”实践队队员在村委会的组织下,一场热火朝天的扫雪行动在村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