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固镇1月15日电(通讯员严子安)
(导语)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文化底蕴,你我相传”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博物馆,开展以“探寻历史根脉,赋能文化振兴”为主题的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文物调研、志愿服务、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为地方文化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正文)
沉浸历史长河,感悟文化底蕴
固镇县博物馆馆藏丰富,涵盖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文物千余件,是皖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展示窗口。活动当天,团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系统参观了“汉兴之地”“楚风汉韵”“红色记忆”等主题展厅。青铜器、陶俑、革命文物等展品令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固镇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红色基因。“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先民的智慧,也提醒我们青年一代要守护文化根脉。”队员严子安在参观后感慨道。
志愿服务先行,践行青年担当
为提升博物馆服务效能,团队分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部分成员协助馆方整理文物档案,利用专业优势对展品信息进行数字化录入;另一组成员化身“临时讲解员”,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并设计趣味问答环节,吸引青少年观众参与。“大学生们的讲解生动有趣,让孩子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一位游客在反馈中写道。
非遗技艺体验,传承匠心精神
活动期间,团队特邀固镇剪纸非遗传承人刘华飞现场教学。队员们认真学习剪纸技艺,在一刀一刻中体会传统工艺的精妙。随后,团队将剪纸作品赠予博物馆,并策划“非遗进校园”方案,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推广非遗文化。“机械工程与传统文化看似遥远,但匠心精神是相通的。”队长郑博涛表示,团队将探索专业与文化的融合路径,助力非遗创新。
(实践成效与展望)
本次实践共形成调研报告1篇、活动纪实视频2部,累计服务游客300余人次,相关成果获固镇县文旅局高度评价。团队计划将实践内容转化为“新媒体+文化传承”特色项目,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扩大影响力。
“三下乡”不仅是实践平台,更是思政课堂。团队成员严子安表示:“作为工科生,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技术赋能文化的重要性。未来,我会努力用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片说明)
图1:博物馆展厅内的文物;(团队成员严子安供图)
图2:团队成员在博物馆展厅内认真观摩文物;(团队成员严子安供图)
图3:具有“汉兴之地,胜利之城”美誉的固镇县博物馆。(团队成员严子安供图)
(结语)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始终坚持以实践育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此次固镇之行,不仅深化了学子对地域文化的认知,更激发了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学院将持续推进“三下乡”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青春智慧。
(供稿: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文化底蕴,你我相传”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3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