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岛大学学子返家乡:追寻非遗传统,教化沁入童心

来源: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作者:于可凡 焉云龙 陈嘉萌

青岛大学学子返家乡:追寻非遗传统,教化沁入童心

为追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让教化之光深入每一个孩童的心灵,2025年寒假期间,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芳寻”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走进青岛市八大湖街道天台路社区、中韩街道春光山色社区等多个社区,带领百余名儿童及家长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

扎染技艺新体验,传递非遗之美

志愿者的第一站是青岛大学纺织馆。活动伊始,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参观纺织馆,参观结束后,志愿者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技巧。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扎染的魅力,志愿者们展示了精心准备的扎染作品,这些作品色彩斑斓,图案各异,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们对于扎染的兴趣和好奇心。

随后,志愿者们分发白色丝巾和扎染所需的各种材料,并详细讲解了扎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将白布折叠、扎结,浸入板蓝根染液中进行染色,感受着古老技艺的魅力。最终经过多次染色和冲洗,志愿者们将小朋友制作出的扎染作品挂在晾晒架上,各式各样的图案逐渐显现,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这场扎染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传统技艺的魅力,也为后续的非遗体验活动开了个好头。

图为志愿者帮助小朋友进行扎染工序中的浸染环节。陈宇飞 供图

绒花编织梦想,传递艺术之美

扎染活动的热情尚未消散,“芳寻”志愿服务队再次前往八大湖街道天台路社区,为当地的孩子们举办了一场绒花手工制作活动。提及举办活动的目的,志愿者陈嘉萌表示“绒花技艺的自由程度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帮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发展细致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手把手演示绒花制作过程,从简单的扭结技巧到复杂的组合设计,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在了解了绒花的基本原理之后,志愿者将孩子们两两分组,鼓励他们动手制作,一根根普通的扭扭棒变换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志愿者们还穿梭于孩子们之间,耐心地指导,及时解答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疑惑,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最终的成品不仅有灯笼、铜钱,还有烟花和小动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更加珍惜这份来自传统文化的馈赠。

图为社会实践团的成员指导小朋友们进行绒花制作。陈宇飞 供图

传承非遗竹编,助力文化传承

据了解,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芳寻”志愿服务队还与青岛市两个街道的14个社区签署了校地共建协议,并设立了多处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为居民们搭建起一个接触传统文化、开拓视野的平台。

在这些实践教育基地中,“芳寻”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特别注重向小朋友们传授纺织非遗的制作技艺。志愿者在给小朋友们的介绍中讲到:“竹编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细致的工序,将竹条进行经纬编织,穿插疏编、插、穿、削、锁等各种技法。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很难。”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竹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小朋友们认真聆听志愿者的指导,小心翼翼地模仿着志愿者的动作,将不同颜色的竹条一根根地编织在一起。在志愿者的鼓励和帮助下,小朋友们逐渐掌握了竹编的技巧,他们的作品也逐渐呈现出独特的韵味。通过“芳寻”志愿服务队的努力,非遗竹编这一传统技艺这不仅丰富了居民们的文化生活,还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芳寻”志愿服务队与小朋友们的合照。陈宇飞 供图

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志愿团通过带领小朋友们体验扎染技艺、制作手工绒花以及学习非遗竹编三个活动,不仅让他小朋友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品质。未来,“芳寻”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将继续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中,为社区带来更优质的课堂体验。(通讯员 焉云龙 陈嘉萌 于可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9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队:传承红色基因 青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青年团员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1月19日,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队来到泉州市鲤城区龙……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寒假社会实践 | “闽南科技学院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1月18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与闽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指导的“青马工程”学员实践队赴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谷文昌纪念馆、樟塘镇“百里木麻黄”开展主题为“学谷公风范,启奋斗……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成长赋能 为发展助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召开学生社团工作例会暨学生社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社团负责人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进一步推动社团规范化、专业化管理。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12月6日中午在闽南科技学院明德楼18楼第三会议室召开学生社团工作例会暨学生社……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2024-2025学年“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

12月11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举行2023-2024学年“青马工程”培训班结业典礼暨2024-2025学年“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闽南科技学院校领导李旭、林树生,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二级学院闽南科技……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学习“时代楷模”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优秀青年学生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学模范、做模范”的良好氛围。12月18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闽南科技学院……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 | 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举办“童心乐享 创意无限”手工志愿课堂

童心乐享,创意无限,灵思妙手,尽显奇想。2024年11月16日至12月15日,由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霞舒公益康美图书馆举办的手工志愿课堂活动在霞舒公益康美图书馆进行。此次活动是为鼓励同……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 |闽南科技学院欣源环保协会举办第十三届冬至水果贺卡活动

为提倡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弘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达成减卡救树的目标,闽南科技学院欣源环保协会于2024年12月17日在康美校区旧社区以摆摊宣传的形式,举行了为期半天的冬至水果贺卡……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 |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晨曦阅读 书香润心”活动圆满落幕

为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校园书香氛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让早晨过得更充实、增强同学们的自律性,2024年11月至12月的每周一、三、五,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和闽南科技学院商学院……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你我携手,法润万家

法律,作为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由国家制定并认可,它宛如一张严密的规则网络,又恰似社会运行的“交通规则”,为社会的有序…

促基层普法,筑基层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了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明确要求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然而,审…

普法的温度与深度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全民法治意识。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法治进程中的重要一环。2025年1月…

探寻古韵,传承匠心:福建江夏学院“兴化烽火”队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圆满收官。此次活动由[主办方名称]组织,吸引了众多高校学生和…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探寻颍上非遗,领略园林建筑瑰宝

为贯彻和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指标,发掘和传承家乡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1月14日,安徽工…

最新发布

廿载轨间逐梦:铁路时光的回响与新章
2月10日,青轨新象调研团成员马镜茹有幸采访了一位资深老铁路人。张建华,这位在铁路行业耕耘近20年的普通工作者,正是这万千铁路人中的一员。从最初的线路维修到如今的技术革新,他的职业生涯不仅见证了铁路…
123点燃青春梦想,共绘未来蓝图
安徽工业大学走进蒙城一中:点燃青春梦想,共绘未来蓝图2025年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走进安徽省重点中学——蒙城一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校宣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向蒙城一中的学子们全面展示安徽…
电气学子返家乡: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赴南昌社会实践活动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南昌社会实践记今年假期,作为电气学院的学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往南昌,参加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依次探访了八一纪念馆、八一纪念碑和南昌美术馆,感受了历…
安徽工业大学走进蒙城一中:点燃青春梦想,共绘未来蓝图
安徽工业大学走进蒙城一中:点燃青春梦想,共绘未来蓝图2025年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宣讲团走进安徽省重点中学——蒙城一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校宣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向蒙城一中的学子们全面展示安徽…
探寻宣城文化传承
探寻宣城文化传承一.实践背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地域文化面临同质化危机,诸多传统习俗、技艺与独特的人文景观渐趋式微。宣城,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皖南名城,拥有徽派建筑、文房四宝等璀璨瑰宝,却因时…
电气学子返家乡:触摸英雄城的红色脉搏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的学子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返家乡社会实践之旅,目的地是英雄城南昌。这座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的城市,是红色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同学们满怀着敬仰与热忱,奔赴这片…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旧梦寻根,新程启智
为了宣传学校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展开教育实践活动,激发高中生学习动力,推动大学与高中之间建立起长期联系,通过进班宣讲的方式,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传递,启航未来”实践队于2025年1月20日在山东省北…
寒假社会实践一传承红色文化
电气学子返家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赴南昌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2025年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昌八一纪…
邂逅“汴京灯笼张”,点亮非遗之光
2025年1月18日,为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更好地探索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行人走进八朝古都开封,参观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汴京灯笼…
大学生返乡回高中校园宣讲:传递经验,激励未来
大学生返乡回高中校园宣讲:传递经验,激励未来2024年寒假期间,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回到各自的高中母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活动。这些大学生不仅带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