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春节包饺子活动报告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姜旭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春节包饺子活动报告

导语:春节期间,淮北师范大学的姜旭同学为体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浓重氛围,亲身体验了春节包饺子这一实践活动。

包饺子作为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到春节,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包饺子的任务。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忙碌着,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氛围。关于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我在这次寒假特意在网上查询了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说法一: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说法二: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第二天,苏巧生正为如何做好最后一样饭菜发愁时,突然看到案上有余下的羊肉和菜,便将其混合剁碎,搁上调料,用白面包了许多小角角,放在锅里煮熟,奉给皇上。谁知皇上吃后龙颜大悦,忙问:“此乃何菜?”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民间便流传过年包扁食吃,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过年包饺子的由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

说法三: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求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饺子历史悠久,是传统美食,参与包饺子能传承文化习俗,如明代就有在饺子里包钱寓意好运等习俗。春节包饺子通常是全家参与的活动,大家分工合作,过程中互相交流,能增强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团圆的喜悦。饺子形状像元宝,有包住福运、财源广进之意;“饺”与“交”谐音,象征团团圆圆。包饺子时还可在馅里放硬币等,吃到的人寓意有好运、福气等。从准备食材到擀皮、包馅,整个过程能锻炼人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尤其对于孩子,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可培养生活技能。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欢声笑语中能让春节的氛围更加浓厚,为节日增添欢乐、喜庆的感觉。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从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慢慢的得心应手,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了惊喜和乐趣。从准备馅料到开始包饺子,最开始的时候,由于本身包饺子手艺的生疏,导致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包出来的饺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千奇百怪。(如左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技术也随着饺子的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包出来的饺子的形状也开始逐渐统一。当饺子包好后,看着一盘盘摆放整齐的饺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煮饺子的时候,也是一种期待和享受。看着饺子在锅里翻滚,热气腾腾,散发出阵阵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当饺子煮熟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分享着快乐和幸福。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好。总之,春节包饺子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家庭团聚和亲情交流的方式。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春节包饺子这个习俗都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下图是本人最终完成活动时包出的饺子图(左图)以及本人母亲所包的饺子图(右图)

作者:姜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改善农业生产,解决食品短缺

1 培养抗逆的作物优良品系:至1994年全世界批准进行田间实验的转基因植物已达1467例 转基因功能包括抗除草剂,抗病毒,抗盐碱,抗旱,抗虫,抗病以及作物品质改良等 2 植物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利用植物……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我国农村优势农业产业

所谓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是指在发展农业方面一国与它国相比,在外延上,发展该农业产业项目的条件较为有利,从而使其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农业产业项目,在内涵……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我国农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

人均耕地的短缺 我国人口的净增长,人均耕地的数量正在逐步减少,有数据显示人均耕地资源将由目前的0 08公顷下降到2020年的0 06公顷。水资源匮乏 水污染,水浪费的加剧,旱涝频繁,工农业用水……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生产组织与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我国未来农业的生产组织与服务,将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进行对接,对合作伙伴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的服务,这样做的好处是及时疏通渠道,使各种农作物产量达到最高,生产成……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从自然式农业向设施化农业发展

自然式农业抵御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而如果发展设施化农业,则能有效解决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农业灌溉问题,沿江农业区域的涝区的洪涝问题等。设施化农业发展是一大趋势……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立体式”发展,即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利用高优生产……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灵宝市农业经济优势

温室大棚。能透光、 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 花卉、 林木等 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林果-粮经”立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

该模式国际上统称农林业或农林复合系统,主要利用作物和林果之间在时空上利用资源的差异和互补关系,在林果株行距中间开阔地带种植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药材乃至瓜类,形成不同类型的…… 张亚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声系民族,语通未来——“民族之声”调研团云南线下调

在祖国的壮丽山河中,云南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多元的民族分布,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推广的重要阵地。普通话不仅是沟通的桥梁,…

幼儿园里萌娃学乡语,社区巷中长辈话方言

方言的形成和流变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历史人文等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直接载…

青春助力家乡,筑牢秩序防线

裁红纸、写春联,挥毫泼墨,浓浓的年味跃然纸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践队队员走进村社、学校、部队、医院、地铁站、…

薪火相传 共赴未来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薪火相传,共赴未来(通讯员:张静雯)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启梦领航实践队”前往…

山东大学(威海)“民族之声”调研团内蒙古实践纪实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

最新发布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
声系民族情,语启新征程——山东大学“民族之声”调研团湖南实践纪实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传递文化的火炬。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教育公平和实现民族团…
传承优统,刷出自信
雕版印刷术是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弘扬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2025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筑梦巡光,薪火相传”寒…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实施社区服务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并亲身实践
为有效为社区卫生环境维护工作贡献力量,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银路铜行实践队队员于1月25日针对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许营社区小学龄儿童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宣讲,并利用闲暇时间亲身进行了垃圾分类工作。垃…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青春以志愿,服务为社会
社区贯穿于人们活动和发展的各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安全、公平、友谊和发展。为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银路铜行”实践队在社区进行了社区服务…
科技创新知识科普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的学子们走进蒙城一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创新知识宣传活动,为高中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前沿的大门。活动现场,安工大的同学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科技展示科普视频,从智能机器人…
巾帼梓里奏春歌,教韵执笔书新程
“农,天下之大本业,民所恃以生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女性教育工作,促进乡村女性全面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着力点之一。为了增强女性力量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曲阜师范…
以青春昂扬之姿态,助春节繁荣之发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团圆与希望的象征,更是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
深耕家暴普法领域,筑牢家庭权益防线
2025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桑梓寻梦实践队在社区和乡村开展了一场家庭暴力普法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家庭暴力的法律认知及维权能力,助力和谐家庭与法治社会建设。实践队通过法律咨询点、宣传展板…
数字丈量亲友情长,脚步探寻文化传承
在新时代大力倡导文化传承与社会实践的时代浪潮下,为深度挖掘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增进对家乡民俗风情的深刻认知,曲阜师范大学桑梓寻梦实践队踏上了春节走亲戚的实践探索之旅。春节假期期间,实践队员们纷…
聚焦乡村土地流转,助力“双碳”目标前行
在国家大力推进能源转型,积极迈向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背景下,深入探究农村地区的节能减排行动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显得尤为重要。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桑梓寻梦实践队于东营市利津县西朱村展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