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春节包饺子活动报告
导语:春节期间,淮北师范大学的姜旭同学为体验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的浓重氛围,亲身体验了春节包饺子这一实践活动。
包饺子作为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到春节,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包饺子的任务。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忙碌着,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氛围。关于春节包饺子的由来,我在这次寒假特意在网上查询了资料,具体内容如下:
说法一: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国时期,《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
说法二: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第二天,苏巧生正为如何做好最后一样饭菜发愁时,突然看到案上有余下的羊肉和菜,便将其混合剁碎,搁上调料,用白面包了许多小角角,放在锅里煮熟,奉给皇上。谁知皇上吃后龙颜大悦,忙问:“此乃何菜?”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民间便流传过年包扁食吃,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过年包饺子的由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
说法三: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求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饺子历史悠久,是传统美食,参与包饺子能传承文化习俗,如明代就有在饺子里包钱寓意好运等习俗。春节包饺子通常是全家参与的活动,大家分工合作,过程中互相交流,能增强家庭成员间的感情,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团圆的喜悦。饺子形状像元宝,有包住福运、财源广进之意;“饺”与“交”谐音,象征团团圆圆。包饺子时还可在馅里放硬币等,吃到的人寓意有好运、福气等。从准备食材到擀皮、包馅,整个过程能锻炼人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尤其对于孩子,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可培养生活技能。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欢声笑语中能让春节的氛围更加浓厚,为节日增添欢乐、喜庆的感觉。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特别的体验。从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慢慢的得心应手,整个过程中都充满了惊喜和乐趣。从准备馅料到开始包饺子,最开始的时候,由于本身包饺子手艺的生疏,导致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并不顺利,包出来的饺子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千奇百怪。(如左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技术也随着饺子的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提升。包出来的饺子的形状也开始逐渐统一。当饺子包好后,看着一盘盘摆放整齐的饺子,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煮饺子的时候,也是一种期待和享受。看着饺子在锅里翻滚,热气腾腾,散发出阵阵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当饺子煮熟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分享着快乐和幸福。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其中的美好。总之,春节包饺子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家庭团聚和亲情交流的方式。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春节包饺子这个习俗都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下图是本人最终完成活动时包出的饺子图(左图)以及本人母亲所包的饺子图(右图)
作者:姜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