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返家乡:重拾校园新声》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韦啸

在参与反家乡宣传学校的活动之后,我内心涌动着诸多复杂的情绪和深刻的感悟。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外界展示学校的优势与特色,更是我个人对学校、家乡以及两者关系重新审视的一段旅程。

一、对学校认知的深化

通过反家乡宣传学校,我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我所在的学校。以前,我虽然身处学校之中,享受着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机会,但对学校的认识更多是基于自身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这种认识是局部而碎片化的。然而,当我开始向家乡的人们宣传学校时,我必须全面、深入地挖掘学校的各个方面,从它的历史底蕴到现代发展,从学术成就到校园文化。

我深入研究了学校的历史,发现那些曾经被我忽视的建校初期的故事和前辈们的奋斗历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过去的回忆,更是学校精神的根源。例如,学校在早期艰难的办学条件下,师生们依然坚持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他们克服了资金短缺、设备简陋等重重困难,逐步奠定了学校如今的学科基础。了解到这些后,我对学校的敬意油然而生,这种敬意也成为我宣传学校时充满热情的动力源泉。

同时,我对学校的学术资源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学校的实验室、科研项目以及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等,都是学校强大的学术支撑。我向家乡的学弟学妹们讲述学校的实验室里那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何为科研提供精确的数据,以及学校的教授们如何带领学生参与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项目中。这让我意识到,学校为我们搭建的是一个走向世界学术舞台的阶梯,而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舞台上潜在的主角。

二、对家乡观念的转变

在反家乡宣传学校的过程中,我对家乡的观念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往,家乡在我心中是一个充满情感依赖的地方,是我成长的摇篮,有着熟悉的人和风景。但在宣传学校的对比下,我看到了家乡在教育资源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局限性。

家乡的教育体系相对单一,缺乏像学校那样多元的学科设置和丰富的课外实践机会。在学校里,我们可以选择跨学科的课程,参与各种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而在家乡的学校,更多的是侧重于传统的基础学科教学。这种对比并不是贬低家乡的教育,而是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异。这也促使我思考如何将学校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资源与家乡的教育分享,希望能够为家乡教育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另外,家乡的文化虽然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但缺乏像学校那样多元文化的交融。在学校,我接触到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文化,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学会从多种视角去看待问题。而家乡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容易使人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通过这次宣传活动,我希望能够在家乡引入一些多元文化的元素,鼓励家乡的年轻人走出去,去体验不同的文化,从而带动家乡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宣传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

宣传学校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首先,要克服家乡人固有的观念。在家乡人的传统观念里,家乡的学校可能是他们最熟悉和信任的教育机构,而对于外面的学校存在着一定的陌生感和疑虑。我需要用具体的事实、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来打破他们的固有观念。比如,我会列举学校的就业率、校友在各个领域的成就等,让他们认识到学校的实力。

其次,如何将学校复杂的信息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家乡人也是一个挑战。对于年轻人,我可以强调学校的时尚元素、前沿的学科和充满活力的社团活动;而对于长辈们,我更多地讲述学校的稳定性、良好的学风以及对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我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受众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使信息能够有效地传达。

而在收获方面,最大的收获就是自身对学校和家乡关系的重新定位。我不再仅仅将学校视为远离家乡的求学之地,而是看作一个连接家乡与外面世界的桥梁。学校的资源和理念可以通过我这样的传播者传递到家乡,而家乡的文化特色和人才也可以通过学校这个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种联系感让我觉得自己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四、对未来的展望

经过这次反家乡宣传学校的活动,我对未来有了新的展望。在学校方面,我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家乡的联系。例如,可以与家乡的企业开展合作项目,为家乡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可以建立与家乡学校的交流机制,定期选派优秀的教师到家乡学校讲学,同时接收家乡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来校参观学习。

对于家乡而言,我希望家乡能够积极吸收学校带来的新思想和新资源。家乡的年轻人能够勇敢地选择到学校来学习,然后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乡,为家乡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家乡的社会各界也能够更加开放地对待外来文化和教育理念,推动家乡在教育、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个人成长方面,我将继续充当学校和家乡之间的使者。在学校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向家乡传递学校的正能量;回到家乡时,我会积极分享学校的见闻和经验,鼓励家乡的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反家乡宣传学校的活动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它让我在深度认知学校的同时,重新审视家乡,并且在两者之间构建起一座富有活力的沟通桥梁。这一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都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向着未来不断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伴青春――文理学院优秀党日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学习建党八十周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让大学生党员走进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需,解决他们的困难,文理学院第一党支部于2016年12月18日下午六点半在2203教…… 查看全文 >>

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主题讲座顺利开展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主题讲座顺利开展

由扬州大学文学院许建中教授主讲的“更加全面地认识汤显祖”专题讲座于2016年12月16日下午5:00在第六阶梯教室顺利开展,文理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全体…… 查看全文 >>

“心系埠子,情牵留守”筑梦志愿系列报道——用爱筑就未来

2016年12月17日下午1点整,文理学院团总支志愿者来到埠子镇,给课外辅导中心的孩子们进行辅导。志愿者进入教室时,孩子们用他们真诚的微笑来欢迎志愿者的到来。在一系列分工之后,志愿者分…… 查看全文 >>

奉献爱心,与爱同行——文理学院筑梦志愿者走进敬老院

阳光尚好的早晨,空气中也透着丝丝凉意,2016年12月18日上午8点半,文理学院团总支的志愿者们来到了宿迁市当地的敬老院,并慰问了敬老院的老一辈的社会建设者。到达敬老院时,恰巧老人们在…… 查看全文 >>

“非遗”视阈下的中国口传文学讲座顺利开展

2016年12月16日下午4点半,扬州大学文学院王定勇教授在4212教室开展关于“非遗”视域下的中国口传文学专题讲座。文理学院吉益民教授主持本次讲座,14级和16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同学聆…… 查看全文 >>

“学与行及秘书成长”讲座顺利开展

2016年12月15日下午四点半,文理学院16级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学生在一号教学楼的第五阶梯教室聆听了“学与行及秘书成长”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 查看全文 >>

冬季越野跑训练进行中

为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在文理学院学生会体育部的组织下,从2016年11月19日开始,文理学院学子们积极参与冬季越野跑的训练活动。2016年12月10日下午2点,参加训……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志愿行,淮北师范大学学子返乡清扫家乡街道

寒假期间,淮北师范大学的多名学生积极响应号召,返回家乡投身乡村街道清扫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家乡…

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寒假社会实践: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1月8日,安徽工业大学红色文化队的五名成员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乘坐公交车前往濮塘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师学子三下乡:“碳寻足迹之旅”,落实“双碳”行动

为积极响应“减碳降碳”政策,将“双碳”行动落实到位,发扬绿色生态环保精神,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

曲园学子三下乡——书香暖童梦,共筑未来心

1月22日,城市的喧嚣被新华书店内的静谧书香所过滤,氦光逐梦实践队的队员正投身于一场意义非凡的“阅见未来书香假期”活动,…

深入钦北大地 聚焦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

深入钦北大地聚焦非遗美食与文旅融合发展为深入探索广西非遗美食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2025年1月21日,广西师…

最新发布

山西师大学子三下乡:问卷探“分”情,共筑绿色生活圈
2025年2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成员走进山西省霍州县安乐村开展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走访调查,旨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当前民众在垃圾分类实践中的困惑与难点,为…
共筑温暖夕阳红 皖美助老志愿服务队新春插花活动圆满举行
共筑温暖夕阳红皖美助老志愿服务队新春插花活动圆满举行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基层服务实践团队2025年1月21日下午,由皖美助老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组织的新春插花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
山西师大学子回母校:传递精神火种,共启梦想新篇
2025年2月5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成员参加了“把我的大学带回母校”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母校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向往,为他们答疑解惑,分享学习经验与成长心得,同时也为绿色先锋队成员…
“入校弘扬,校韵共传”宣讲团队走进当涂 一中,共谱教育新篇章
1月16日早,阳光透过薄雾,温柔地洒在当涂一中的校园里。九点半,一个特别的时刻,安徽工业大学的宣讲团队准时踏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来自安徽工业大学,一个名为“入校弘扬,校韵共传”的团队,开展的宣讲…
曲园学子进社区、为学生提供托管服务
在假期中,许多家长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社区托管服务便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我有幸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学生托管社会实践活动,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
青春送挂历,传递温暖关怀
传递温暖,记录时光在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之际,安徽工业大学的大学生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展了一场温馨而有意义的送挂历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新年的祝福与关怀,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桥梁。活…
青春铲雪解社区难题,志愿奉献暖乡村寒冬
为切实保障居民在雪天的出行安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2025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驭风踏锦程”实践队迅速响应,主动前往社区和村庄开展扫雪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
写春联贴春联、新春换新貌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春联,作为春节不可或缺的元素,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传递祝福与温暖的纽带…
嘉兴南湖见证:浙建学子用镜头镌刻红色初心
2025年2月5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嘉兴南湖红船精神研究及发扬”寒假社会实践团在嘉兴南湖周边开展了南湖精神宣传片的拍摄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影像记录,传…
情系母校,共谱爱校新篇
情系母校,共谱爱校新篇:大学生寒假返乡爱校荣校宣讲活动侧记2025-01-23  在蛇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安徽工业大学的校园里洋溢着对学子们的牵挂与期待,而此时,一场特殊的活动正在各地悄然展开。一群心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