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学子新春行,文化双创绘新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发展规律,文化发展亦是如此。唯有不断创新,文化方能永葆活力与生机。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传承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断,以坚定的文化立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深远的战略考量,展现出鲜明的理论品格与实践精神,为新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基于此,为深入探究新历史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路径,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儒德致学实践队队员于2025年1月19日奔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开展实践活动。
问卷调研,洞察大众心声
为全面了解公众对春节文化的认知、态度和需求,团队精心设计问卷。内容涵盖春节习俗知晓度、传统元素喜爱程度、对创新形式的期待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收集数据,回收大量有效问卷。
问卷报告显示,多数受访者对拜年、贴春联、吃年夜饭等传统习俗热情依旧,但对春节文化创新表达也满怀期待。在创新形式上,数字化体验、文化旅游融合备受关注。有人期望借助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感受传统庙会热闹,也有人渴望在旅游中深度体验各地独特春节文化。这一结果为实践提供关键参考,明确大众对春节文化“双创”的需求方向。
实地探寻,挖掘实践价值
在问卷调研基础上,团队深入社区、乡村、文化场馆等地开展实践调查,实地观察春节文化传承现状,与当地居民、文化工作者面对面交流。
在社区,传统春节习俗延续,写春联、包饺子等活动吸引众多居民参与,节日氛围浓厚。但团队也发现传统技艺传承困境,如制作春节花灯的手艺人日益减少。一位老艺人无奈感慨:“这手艺工序繁杂,年轻人都不愿学,真怕后继无人。”
在乡村,团队发现春节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成功范例。当地依托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举办春节民俗旅游节,吸引大量游客。游客既能欣赏舞龙舞狮表演,又能参与制作农家年货,感受乡村春节独特魅力。这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文化“双创”在春节文化传承中的巨大潜力,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
在文化场馆,团队参观春节主题展览,领略现代展览技术和创意展示方式,生动呈现春节文化的历史变迁与丰富内涵。这些实践调查提供丰富一手资料,加深对春节文化“双创”实际情况的理解。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文化“双创”,是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的文化创新新时代。走好“两创”实践之路,需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其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助新时代“两创”发展,儒德致学实践队一直在路上。(通讯员 唐昊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4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