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这段移动科普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科普工作的重要价值。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点燃人们对科学热爱的火种。我们虽渺小,但每一次的努力,都在为科学知识的普及添砖加瓦。未来,我渴望持续投身科普事业,用自己的所学,跨越地域与人群的限制,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助力更多人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探索。
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移动科普实践活动,为大众传播科学知识,这不仅是一次锻炼,更是一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旅程。
实践中,我们走进社区、学校,将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且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在社区,我们开展了简单易操作的物理小实验,像“会跳舞的盐粒”,通过声音震动使盐粒跳动的现象,让居民直观感受到声音的奥秘。孩子们兴奋地围在实验台前,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老人们也饶有兴致,积极参与讨论。在学校,我们举办科普讲座,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讲解天文知识,从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到神秘的黑洞,带领同学们探索宇宙的浩瀚。
在与学弟学妹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分享了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经历,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着的光芒,我知道,这些分享或许能为他们指引前行的方向。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普的重要性。很多居民和学生对科学知识充满渴望,但获取渠道有限。我们的移动科普,就像一束光,照亮他们对科学求知的道路。这不仅帮助他人,也极大提升了我的沟通与组织能力。为让讲解更生动,我不断优化表达,学会根据不同受众调整内容
当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时遇到对科学兴趣不高的人,不愿参与活动。但我们不气馁,用更热情的态度和有趣的实验吸引他们。此次移动科普实践虽已结束,但我深知科普之路任重道远。未来,我希望能继续参与,用自己所学,让更多人感受科学魅力,让科学知识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