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探寻历史奥秘,汲取文化养分,促进地方文化传承,曲阜师范大学“循声觅道 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多地进行博物馆参观活动,队员王园倩于1月21日前往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的诸城博物馆开展本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队员深入了解诸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汲取奋进力量,推动文化薪火相传。
在县级博物馆的领域中,诸城博物馆堪称佼佼者,它拥有目前国内县级博物馆中最大的单体建筑面积,馆内珍藏着50000余件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踏入博物馆,首先吸引目光的便是由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诸城博物馆”馆名,其笔锋刚劲有力、矫健洒脱,尽显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人过目难忘 。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王园倩有序走进各个展厅,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的历史文化盛宴。
在石刻艺术展厅,独具匠心的石刻艺术品让人赞叹不已,其中汉代髡笞图画像石尤为引人注目,它展现了古代高超的雕刻技艺,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汉代刑罚场景,为研究古代刑罚制度提供了直观的图像资料。而在诸城通史展厅,5000余件精美的文物以时间为轴依次展出,这不仅让诸城自远古时代至近现代上下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脉络仿佛穿越时空再现在此,还让参观者了解到诸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在参观的过程中,讲解员对馆内的镇馆之宝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如发掘于汉墓的《庖厨图》石刻,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描绘古人制作烧烤肉串全过程的场景资料,鲜活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汉人祖先加工猪、鸡、羊的场景,让参观者感受到了古人的烟火气;寄托着古人对公平正义憧憬的铜獬豸,造型威武,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不公;“北朝第一笑佛”卢舍那佛头像,微笑静谧且神秘,彰显了北朝晚期造像的极高水平。
作为一名英语师范类专业的学生,队员王园倩将专业知识与展品英文介绍相结合,并且在讲解员的帮助下尝试对展品进行英文讲解,这不仅有助于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提高实践队队员的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此外,她发现博物馆中的英文介绍相对较少,缺少专业的英文讲解员。她希望未来地方博物馆能应用更多的英文介绍,培养专业的英文讲解员,并借助互联网对博物馆及其展品进行新颖的、多元化的介绍,让国际友人更加深入了解地方文化,增加地方博物馆的吸引力,提升博物馆的国际化水平,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地方文化的行列,助力地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诸城博物馆这一文化窗口,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的内涵,探索地方文化在数智时代赓续传承的路径。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实践队队员对家乡文化及民族文化的自信,还有利于推动地方文化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实现地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未来,诸城博物馆将继续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创新展览形式,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领略诸城的历史文化魅力,助力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