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腾汹涌,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而黄河澄泥印,作为黄河文化孕育出的艺术明珠,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与人文精神。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探索之心,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计划于2025年1月18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老街长巷,进行深入的实践调研,致力于非遗传承。
活动伊始,张金霞老师详细地为队员们介绍了黄河澄泥印的历史渊源。从秦汉的古朴厚重,到唐宋的典雅精致,再到明清的细腻繁复,澄泥印的发展历程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时代的印记。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黄河流域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见证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兴衰荣辱。那一刻,队员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们在作坊中专注劳作的身影,他们用双手赋予泥土以生命,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融入到每一方印章之中。这份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让人深感敬佩,也让实践队对接下来的实践充满了期待。
黄河澄泥印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需历经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与智慧。
本次实践活动,实践队有幸请教到资深的澄泥负责人张金霞印亲临现场,她毫无保留地传授澄泥印制作的独家秘诀。从最初的选泥、炼泥,到精心设计印稿、雕刻印坯,再到最后的烧制、修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学问与乐趣。尽管实践队都是对传统手工艺一窍不通的“小白”,都能在活动中收获满满。
在活动现场,实践队亲身体验选泥的讲究,感受细腻的黄河泥在指尖流淌的奇妙触感。在设计印稿环节,充分发挥实践队员们的创意与想象力,将心中的美好愿景融入一方小小的印坯之中。拿起雕刻工具,小心翼翼地雕琢,一点点赋予泥坯生命与灵魂,每一刀都倾注着实践队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当亲手制作的澄泥印在高温烧制后完美蜕变,那种成就感与喜悦之情更是难以言表。
这不仅是一场手工制作活动,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体验之旅。在这里,实践队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心得,共同探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放松身心,忘却生活的烦恼与疲惫,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静谧与美好之中。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队还探讨了黄河澄泥印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如今,这一古老技艺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导致愿意投身其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同时,现代工业生产的印章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
然而,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努力。一些传统手工艺人坚守初心,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比如,将澄泥印与现代简约风格相结合,制作出更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作品。还有一些文创企业,推出了一系列以黄河澄泥印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钥匙扣、书签等,让这一古老技艺以全新的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此次黄河澄泥印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对这一古老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是一方印章,更是黄河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通过亲手制作,实践队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温度,也意识到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黄河澄泥印能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8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