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挺膺担当,共筑美好家园——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袁昶

明光2月5日电(通讯员 袁昶)寒假期间,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3级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袁昶,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与了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并在九道湾公园景区担任志愿者,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在这12天的志愿服务中,袁昶不仅参与了打扫卫生、维护秩序等基础性的志愿服务活动,还积极投身到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初识九道湾,踏上志愿路

袁昶的家乡明光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而九道湾公园,则是这座城市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寒假伊始,袁昶便得知学校正在开展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并选择了回到家乡,为这片养育他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天来到九道湾公园,袁昶便被这里的美景所震撼。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然而,随着游客的增多,公园的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于是,袁昶和他的志愿者同伴们便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拿起扫帚、垃圾袋等工具,穿梭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仔细清扫着落叶、纸屑等垃圾。在他们的努力下,公园的环境变得更加整洁、美观。

在景区里 通讯员 袁昶 供图

打扫卫生,守护美丽家园

打扫卫生是袁昶在九道湾公园志愿服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袁昶便已经开始了他的工作。他手持扫帚,沿着公园的步行道、草坪、花坛等区域进行仔细清扫。无论是细小的纸屑、烟蒂,还是较大的塑料袋、饮料瓶等垃圾,他都不放过。在他的努力下,公园的地面变得干净整洁,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的游览环境。

除了日常的清扫工作外,袁昶还积极参与到了公园的环保宣传中。他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因此每当看到游客乱扔垃圾时,他都会主动上前劝说,并引导他们将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游客们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环保理念。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关注环保问题,共同为守护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打扫卫生 通讯员 袁昶 供图

维护秩序,确保游客安全

作为九道湾公园的志愿者,袁昶不仅承担着打扫卫生的任务,还积极参与到公园的秩序维护工作中。他深知公园是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同时也是一个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因此,他时刻关注着游客们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便立即上前询问并协助解决。

在袁昶的志愿服务期间,他遇到了不少需要帮助的游客。有的游客找不到停车场入口,有的游客不清楚游览路线,还有的游客在游玩过程中遇到了身体不适等问题。每当这时,袁昶都会耐心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序地游览。他的细心与周到赢得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此外,袁昶还积极参与到了公园的安保工作中。他协助安保人员维护公园的治安秩序,防止游客之间发生争执或冲突。在他的努力下,公园内始终保持着和谐稳定的氛围,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心的游览环境。

看摊子,体验基层工作

在九道湾公园的志愿服务中,袁昶还承担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看摊子。原来,为了丰富游客们的游览体验,公园内设置了一些售卖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的摊位。然而,由于摊主们需要照顾生意,往往无法兼顾摊位的秩序和安全。于是,袁昶和他的志愿者同伴们便承担起了看摊子的任务。

每天上午和下午的游览高峰期,袁昶都会来到指定的摊位前,协助摊主们维护摊位的秩序和安全。他耐心地引导游客们排队购买商品,防止发生拥堵和踩踏事故。同时,他还时刻关注着摊位的卫生情况,确保摊位的整洁和美观。在他的努力下,摊位的生意兴隆,游客们也能够享受到更加愉快的购物体验。

通过看摊子的经历,袁昶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他看到了摊主们为了生计而辛勤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游客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和信念。

助力乡村振兴,共筑美好未来

在九道湾公园的志愿服务中,袁昶不仅关注着公园本身的发展,还积极投身到了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他深知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深入了解了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乡村振兴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流和访谈,袁昶了解到家乡在乡村振兴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业产业不断升级,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然而,他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农村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袁昶积极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他建议家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等。他的建议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和采纳,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青春无悔,展望未来

转眼间,袁昶在九道湾公园的志愿服务已经接近尾声。在这12天的志愿服务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誓言。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虽然他的名字并未被特别提及,但他的青春故事却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回顾这12天的志愿服务经历,袁昶感慨万千。他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与淳朴,也看到了家乡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他深知自己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关注社会发展和国家大事;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还要关注家乡的发展和未来。

展望未来,袁昶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他也表示将继续关注家乡的发展动态和需要,积极参与家乡的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共同为家乡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袁昶也表示将把这次志愿服务经历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他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和贡献更多的价值。

结语

在这个寒假里,袁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意义与价值。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力量和感动。他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袁昶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为家乡、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讯员 袁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7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情系三农 关注特色产业发展】

【情系三农关注特色产业发展】秦岭盛夏,草木茂盛,风清气爽,正是一年生长力最旺盛之时。调研队员们来到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龙草坪村对佛坪县观音山的特色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为期十天的调…… 何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感恩的心灵在心中成长,感恩的热血在体内流淌,感恩的思想在脑中眺望,感恩的胸怀无比坦荡。感谢国家助学金为我们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感谢伟大的祖国美好和谐的政策,感谢那些帮助…… 伊雅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非遗文化,坚守工匠精神

传承非遗文化,坚守工匠精神2019年7月24日水建学院赴大理周成村扎染工艺调研服务队前往扎染传承人张士绅先生家中对张士绅孙女张霞进行了采访。7月24号下午服务队前往张霞女士家里进行了采访…… 杜建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拜访桃雕大师 深识云渡桃雕

【暑期三下乡】拜访桃雕大师深识云渡桃雕来源:人文学院作者:谢琬婧/文/图2019年8月1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桃雕调研队,前往了泗阳临河镇云渡村开始第二天的调研…… 谢琬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就云渡村民 访桃雕现状

【暑期三下乡】就云渡村民访桃雕现状来源:人文学院作者:付丽/文谢琬婧、殷杰/图8月14日,在队长陈露露的带领下,云渡桃雕调研小分队再次来到了泗阳云渡村。本次调查的对象是云渡村村民,…… 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拜访王曾久大师 深谈桃雕现状

【暑期三下乡】拜访王曾久大师深谈桃雕现状来源:人文学院作者:付丽/文王浩励/文除云氏家族外,王氏家族也涌现出一些雕刻精湛的桃雕艺人。于8月12日,云渡桃雕调研小分队在村书记的带领下…… 付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情系非遗,共谋云渡桃雕发展

【暑期三下乡】西农学子情系非遗,共谋云渡桃雕发展作者:陈露露/文厉静/图2019年8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江苏省泗阳县云渡桃雕调研服务队前往江苏省泗阳县文化馆开展暑期三下…… 陈露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参观文化馆 走访负责人

【暑假三下乡】参观文化馆走访负责人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作者:黄雨欣/文厉静/图经过了前几日对云渡桃雕的初步了解,调研团的队员们今天更进一步,将要去到泗阳县文化馆,并走…… 黄雨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省科技馆全新升级,开启科技探索新篇章

近日,安徽省科技馆经过全面升级改造,正式向公众开放。此次升级不仅丰富了展品内容,还引入了多项前沿科技互动体验,旨在为…

忆寻黄河归故里,岁月生生魂不息

忆寻黄河归故里,岁月生生魂不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增加社会体…

赤血染就奋斗底色,丹心助长时代新光

赤血染就奋斗底色,丹心助长时代新光青年的志向,怎样变成家国荣光?十数年的时光,他如何浴血战场?如今岁月如歌,又应写出…

以潘家峪为钥,开启思政红色新篇

红色中国人民最鲜亮的底色,犹如那飘扬在人民心中的五星红旗,传递出无尽的底气。此次旅程深切领悟到它作为源头活水,为探寻…

返乡学子践初心,共建四美家园梦

近日,一场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学子返家乡活动火热开展,众多返乡骄子积极参与其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共同追逐着建设四美…

最新发布

社区实践:共建美好家园,共创和谐社区
社区实践:共建美好家园,共创和谐社区在城市的脉络中,社区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细胞,承载着居民的生活与梦想。近日,家乡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大学生返家乡实践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生…
寻红色文化瑰宝,探文化发展新路
(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航标;革命文化,为民族复兴征程注入磅礴动力。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血与火的洗礼、艰苦卓绝的建设以及与时俱进的改革…
承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键纽带,承载着一方水…
“涓滴之绿,会千顷澄碧”——山东大学(威海)“为此青绿”调研团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为深入理解焦裕禄精神,探寻博山地区红色基因,1月13日,山东大学(威海)“为此青绿”调研团成员来到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焦裕禄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焦裕禄纪念馆坐落于博山区源泉镇北崮山村,这里是…
“门礼”传承新风:开启少儿文化之旅(二)
二、活动现场:知识与趣味的碰撞活动当天,社区活动室内座无虚席,小朋友们等待着这场文化盛宴的开启。(一)礼的初印象志愿者站在讲台前,轻点鼠标,PPT页面逐一展开。精美的图片、简洁的文字,配合生动的讲…
“门礼”传承新风:开启少儿文化之旅(一)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9日电(通讯员吉然)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愈发受到重视。山东省潍坊市作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一直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在当地的传播与实践。1月16日,门彰礼韵,仪续未…
传承门礼文化,撰写文化新篇(三)
最后会议制定了本次实践活动期间的规范性要求:首先是场地的妥善安排,在选择社区活动中心、学校等场地时,需提前向场地负责人沟通使用时间、设备提供与布置要求,以满足展示和互动需求。其次是规范宣讲人员…
传承门礼文化,撰写文化新篇(二)
一、究问题之根源,理解决之方案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门彰礼韵,仪续未来”实践队提出以传播门礼文化作为解决问题的答案。首先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对进门礼仪有着详细的规范与指导,对当代社会如何恰当处理人…
传承门礼文化,撰写文化新篇(一)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1月12日电(通讯员韩昊宇),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门彰礼韵,仪续未来”实践队于2024年1月12日聚首云端,成功召开了第一次线上会议。此次会议旨在顺利开展实践活动与合理分工这一主题展开深…
探寻方言里的春节,守护文化的火种(二)
漫步在山东的土地上,耳边传来人们用质朴而亲切的方言,热情洋溢地讲述着“捏饺子”的种种诀窍。那一句句带着浓郁乡音的话语,仿佛是从生活的缝隙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在这浓浓的烟火气里,我不仅闻到了饺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