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6号,一群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回到四川省石桥镇冯家庙村,以青春之力投身家乡建设。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户,参与村务管理,用专业知识与热情为这座古朴村庄注入新活力。本次活动的主题“乡韵新程”,旨在通过青年视角挖掘乡村发展潜力,助力冯家庙村在新时代书写振兴篇章。
一、历史与现实的交汇
冯家庙村,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村落,自古以来便是石桥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村中的石桥、古庙、老树,无不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然而,历史的厚重并未让冯家庙村停滞不前,相反,它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着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走进冯家庙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醒目的村务公开栏。公开栏上,干部的基本信息清晰可见,彰显着村务管理的透明与规范。这不仅是对村民知情权的尊重,更是对民主管理的践行。村干部们深知,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与支持,才能凝聚起推动村庄发展的强大力量。
冯家庙村地处川东丘陵地带,曾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村庄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文化塑魂、产业富民”的发展路径。村口矗立的标语“奋力谱写老家达具宜美达康”,既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昭示着村庄发展的核心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达康家园”。
二、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基石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冯家庙村在产业发展上,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近年来,村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引进优质品种,推广先进技术,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村里还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学生志愿者们跟着村主任游走在冯家庙村的田野间,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一排排整齐的果树,无不展示着现代农业的魅力。通过跟村民的聊天中了解到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实现了增收致富。村里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画卷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学生志愿者发现冯家庙村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生态环境保护。村里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作,使得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如今,走进冯家庙村,只见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村里还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村民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村民们纷纷表示,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村庄里,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
四、乡风文明:精神家园的构筑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冯家庙村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村里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评选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学生志愿者们积极自发组织各种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增进了邻里感情。村主任还鼓励村里建立农家书屋、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设施,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平台。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也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治理有效:和谐稳定的保障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冯家庙村在推进村庄治理上,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相结合的原则。村里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等制度机制,确保了村庄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干部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村民共同参与村庄治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了解村民需求、倾听村民呼声,及时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和困难。这种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和高度信任。
六、生活富裕:幸福生活的追求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冯家庙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始终把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产业、改善环境、提升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村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如今,冯家庙村的村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开上了舒适便捷的汽车、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电设备。他们不仅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村民们纷纷表示,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干部的辛勤付出,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乡韵新程,冯家庙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不懈的努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这个寒假,冯家庙村的田野间多了青春的身影,村务栏前添了年轻的思考,古老石桥下回荡着创新的声音。大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土地,以智慧赋能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乡韵新程,既是冯家庙村的蜕变之路,亦是青年与时代同行的成长印记。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见证更多“返乡者”的故事,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奏响振兴的强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4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