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情系桑榆,爱心照亮残障人群生活
中国青年网山东1月24日电“世界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许多残障人士虽然身处困境之中,但仍怀有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正如知名歌手郑智化所说的“残疾,并不是不幸,只是不便而已。”为了使得残障人士的生活更加便利,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队的实践队员们于1月22日来到了乡下的几家残障人士家庭。他们带着满满的爱心和关怀,为这些家庭送去了温暖与希望。实践队员们不仅为残障人士带去了生活用品,还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从车上拿准备好的礼品。 詹林若 供图
实践活动伊始,实践队员们带着准备好的礼品来到残障人士家庭,他们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心中怀揣着对残障人士的深切关怀。他们拿着各种牛奶、补品、生活用品等等,每一样礼品都承载着实践队员们对残障人士的关爱之情。在前往残障人士家庭的路上,实践队员们互相交流着,讨论着如何更好地与残障人士沟通,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真诚与期待,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残障人士带去一份温暖和关怀。
图为实践队员深入残障人士家庭。 詹林若 供图
跟随着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小王家中,小王自小就腿脚不便,行动自小就受限小王的家里简单而温馨,墙上挂着家人的合照,透露出阖家幸福的温暖。实践队员们一进门,就受到了小王家人的热情接待,小王的母亲张阿姨与实践队员们热情握手。他们放下手中的礼品,围坐在小王身边,开始与他亲切交谈。队员们详细询问了小王的日常生活情况,了解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小王虽然行动不便,但性格开朗,他笑着向队员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实践队员们耐心倾听,不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小王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不仅如此,小王还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自己努力康复的结果。小王站起来行走使得实践队员们深感震撼。虽然步伐缓慢且有些摇晃,但他的坚持和毅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实践队员们纷纷为小王鼓掌加油,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鼓励。这一刻,小王不仅仅是在展示自己的康复成果,更是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励着每一个人面对困难时都要勇往直前。
图为实践队员到访腿脚不便的爷爷家中。 詹林若 供图
在志愿者的指引下,实践队员们又来到了李爷爷家,李爷爷是一位腿脚不便又有视力障碍的老人。实践队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其中包括一些适合视力障碍者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大字体的日历、有声读物等,希望能为李爷爷的生活带来一些便利和乐趣。还有帮助行走的扶椅,更方便李爷爷的走动。他们耐心地与李爷爷交流,询问他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倾听他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期待。实践队员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关爱与尊重,他们不仅为李爷爷送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励。在李爷爷家中,队员们还一起帮他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用实际行动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整洁与温馨。
这次探访活动让李爷爷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信心。实践队员们也表示,通过这样的活动,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残障人士的生活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残障人群服务的决心和信念。
此外,志愿者们还在村里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关爱残疾老人宣传活动。他们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村民普及残疾预防、残疾人权益保障等知识,呼吁更多的村民关注身边的残疾老人,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爱是大家共同的语言,关爱残障人士是社会最美的风景”,此次活动不仅为乡村残疾老人送去了温暖和帮助,也让实践队员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它进一步弘扬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在乡村与高校之间架起了一座爱心的桥梁。(通讯员 詹林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