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儒风摆渡人”实践队员于2月2日抵达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南泉村,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为乡村注入了一股暖流。
温暖陪伴,倾听心声
上午9时,实践队员前往南泉村探访老人家庭。在78岁的陈奶奶家中,实践队员围坐其旁,聆听她讲述往事。陈奶奶年轻时曾为村中教师,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丈夫早逝,儿子因工作长年在外,她独自生活,虽物质条件改善,但精神孤独难以排解。实践队员耐心倾听,不时回应,使陈奶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不仅分享了个人情感,还讲述了村子的历史,特别是大文化革命时期的生存经历。这些故事让实践队员深受感动,也补充了课本之外的知识。陈奶奶感慨道:“村里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娱乐活动稀少。你们能来陪我聊天,我真的很高兴。”临别前,实践队员细心询问了她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并叮嘱她注意保暖,保重身体。
图为实践队员倾听陈奶奶心声。
贴心服务,改善生活环境
实践队员不仅陪伴老人聊天,还积极为他们打扫卫生,改善居住环境。在72岁的陈爷爷家中,由于腿脚不便,家中卫生状况较差,除常年使用的几件家具外,其他表面布满灰尘,角落堆积垃圾,院子周边杂草丛生,木头散落。经过实践队员的辛勤劳动,陈爷爷的房子焕然一新。除此以外,实践队员还力所能及地修理了残缺的桌椅,提升了陈爷爷日常生活的安全性。“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因为腿脚问题,这屋子好久没这么干净了,果然干净能让人开心呀!”陈爷爷激动地说道。实践队员还仔细检查了陈爷爷家中的安全隐患,并提醒他注意用电安全。
图为实践队员打扫陈爷爷家。
暖心礼物,传递关怀
活动中,实践队员为老人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南泉村距离镇上较远,一些老人因身体不便,难以亲自前往采购,只能依靠村里人代为购买,导致生活物品时常短缺。为此,实践队员为老人们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并根据实际需求,贴心地准备了围巾、手套、帽子等御寒物品。这些礼物不仅实用,更饱含实践队员对老人们的关怀与祝福。陈爷爷接过大米和油,笑容满面地说道:“谢谢你们送来这些,每次麻烦别人帮忙买东西,我总觉得不好意思。你们这次送来的东西,够我用上好一阵子了!”
图为实践队员为陈爷爷送上礼物。
温暖传递,青春同行
南泉村村长陈建国对实践队员的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大学生的到来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带来了温暖和欢乐,也为全村营造了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孤寡老人这一群体往往容易被忽视。他们缺乏亲人的陪伴,生活上也可能面临诸多不便。实践队员的行动,就像是一道光照进了老人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并没有遗忘他们。“儒风摆渡人”实践队员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希望在他们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力量汇聚到关爱孤寡老人的事业中来,让这些老人能够在晚年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他们的故事,也将成为社会关爱精神传承的一个生动注脚,在更多的地方、更多的人群中传播开来,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3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