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寒冬的威海,海风凛冽,却吹不散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心中对红色历史探寻的热忱。这一天,队员们齐聚威海革命军事馆,开启了一场触动心灵、启迪未来的红色文化调研实践。
踏入威海革命军事馆,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馆内虽未作过多细致描绘,但队员们仍能从简洁陈列与光影交错间,感受到历史浪潮的翻涌。从古代威海卫守护海疆的英勇身姿,到近代列强入侵时这片土地的沉重创伤,再到革命岁月里人民奋起反抗的激昂篇章,威海的历史浓缩于此,成为一部无言却震撼人心的史书。
为了挖掘红色历史在当下社会的多元影响,忆昔启今实践队迅速行动起来,在军事馆内外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路人采访。队员们兵分多路,带着精心设计的采访提纲,主动与游客、当地居民交流互动,在一问一答间,历史与现实实现了奇妙的对话。
在军事馆入口的休息区,队员们遇到了一群结伴而来的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却都因对历史的热爱相聚于此。其中一位学文学的同学兴奋地分享道:“我一直对威海的历史很感兴趣,尤其是甲午海战那段,它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中国近代命运转折的关键节点。来到这里,看到那些真实的史料,对我的文学创作也有了新的启发,我想把这些历史故事以更生动的文学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另一位学计算机的同学则表示:“我觉得历史和科技并不矛盾,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比如数字化展示、线上互动等,让这些红色资源被更多人看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队员们从他们的话语中,看到了新时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创新传承的思考,也拓宽了自己对于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的认知。
在馆内的一处展板前,队员们注意到一位身着军装的退伍老兵。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展板上的战役地图,眼中满是回忆。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上前去,老兵缓缓开口:“我当年在部队的时候,就常常听老首长讲威海的战斗故事,这些历史是我们军人的精神脊梁。现在我退伍了,但看到这些,就觉得自己的使命还在。我经常来这里,给年轻人讲讲过去,希望他们能记住,我们今天的安宁是怎么来的。”老兵的话语质朴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重重地落在队员们的心上,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红色精神在军人传承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也感受到作为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责任。
实践队还在军事馆外的广场上采访了几位当地居民。一位卖纪念品的大叔笑着说:“威海这地方,到处都是历史。以前游客来问我这些故事,我都只能说个大概,现在为了给大家讲清楚,我自己也学了不少。这军事馆开着,就是提醒我们别忘本,也给咱威海的文化添了底气。”从大叔的话语中,队员们看到了红色文化对当地人文风貌和居民精神生活的滋养,意识到红色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当下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源泉。
这次在威海革命军事馆的参观与采访活动,对忆昔启今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意义深远且多维度。
从文化认知层面来看,队员们打破了以往对红色文化单一、刻板的认知。通过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他们发现红色文化在不同领域、不同年龄层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解读和传承方式。这种多元性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不再将其局限于书本上的历史事件,而是看作一种与当下社会紧密相连、不断发展演变的精神力量。
在个人成长方面,队员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采访过程中,他们需要迅速调整沟通方式,适应不同采访对象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这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队员小刘感慨道:“以前我不太敢和陌生人交流,这次采访逼着我迈出了这一步。现在我发现,只要真诚地倾听,每个人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可以分享。”同时,在整理和分析采访资料时,队员们学会了从大量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关键观点,锻炼了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威海革命军事馆之行,对于忆昔启今实践队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文化洗礼,更是一次重新审视自我、明确使命的成长之旅。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坚定的信念,告别了威海革命军事馆。他们深知,回到校园只是新征程的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而此次实践活动,也将成为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激励着更多的学子走出校园,走进历史,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热血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