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宣传春节习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于1月31日来到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参与了一场以“新春贴福,情暖社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新春的祝福与温暖。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实践队员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拉近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距离,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笔墨凝情,福字初成
活动前期,实践队员们做了精心准备。他们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了春节贴福这一传统习俗的起源、发展及文化内涵,力求在活动中能向居民们生动且准确地讲解相关知识。同时,实践队员们还亲手书写了大量的福字和春联。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一笔一划,饱含深情地书写着对新年的美好期许。从挑选红纸、研磨墨汁,到挥毫泼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仪式感。一大早,实践队员们们就带着准备好的福字、春联和工具来到社区活动中心。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迅速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一部分实践队员负责在社区公告栏、楼道口等公共区域张贴福字和春联。另一部分实践队员则走进居民家中,为他们送上亲手书写的福字和春联,并与居民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故事。
福满社区,温暖入户
在张贴福字的过程中,一位小朋友好奇地凑了过来,看着实践队员们手中的福字,眼中满是好奇。实践队员们便借此机会,向小朋友和周围的居民们讲解起贴福字的讲究。“福字倒贴,寓意着福到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一位实践队员耐心地解释道。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现场气氛十分融洽。走进居民李大爷家中时,实践队员们看到老人独自居住,家中略显冷清。大家立刻围上前去,陪李大爷聊天,听他讲述过去的春节故事。李大爷感慨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总觉得少了些以前过年的热闹劲儿。看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来送福,我心里真暖和,感觉年味儿又回来了。”实践队员们认真地为李大爷家贴上春联和福字,还帮他打扫了房间,整理了物品。
艺韵新春,文化传承
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充分展现出了多才多艺的一面,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特长融入到对社区居民的新春祝福中,为社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文化表演。舞蹈专业的队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服饰,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轻盈地跳动着。接着是传统诗词朗诵环节。几位文学专业的实践队员站在舞台中央,从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到范成大的《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实践队员的表演让居民们感受到了过年时的习俗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表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还与居民们进行了互动,他们邀请小朋友们上台,一起朗诵简单的诗词,引导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互动环节不仅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增进了居民与实践队员之间的感情。
此次“新春贴福,情暖社区”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参与其中的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与居民们的互动交流,实践队员们更加了解社会,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新春送福活动,是学校与社区共建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社区将继续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也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温暖与正能量。
图为实践队员贴福。刘峻彤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到居民家中。刘峻彤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为儿童普及知识。刘峻彤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2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