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独行绘就文明图景:淮北师范大学学子的南澳街道治理实践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 作者:吴孔超

青春独行绘就文明图景:淮北师范大学学子的南澳街道治理实践

由于近年来深圳不断发展,公路、马路、步行街的建设四通八达,这些基础设施在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是对群众安全意识的一个考验。而随着社区居民数量增加,车辆增多,社区的交通问题逐渐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交通管理不仅能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还能营造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因此,2025年1月10日至1月23日,淮北师范大学2023级学生吴孔超利用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契机,扎根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海滨北路社区,以“一人团队”之力开展交通治理调研与志愿服务。通过14天的实地观察、数据分析、居民访谈与行动干预,他累计提出6项优化建议,推动3项措施落地,并促成社区成立“交通治理志愿队”。这场“一个人的实践”,不仅改善了路口通行效率,更点燃了居民参与共建文明交通的热情。

一、数据为基:从混乱到有序的早高峰

1月10日,清晨8点30分,海滨北路与海兴路交叉口已隐约传来车流轰鸣。吴孔超站在路缘石旁,手持红外调研本,专注记录每分钟通过的行人与车辆数。他的调研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不同时段的冲突点:7:05,外卖电动车逆行; 7:22,几名中年人闯红灯;7:45,旅游大巴违停导致后方车辆积压……

“早高峰人车混行率很高,这背后是交通标志缺失与规则认知错位。”连续一周的蹲点数据显示,该路口日均人流量大约是车辆通行量的两倍,但仅有2处模糊的斑马线,且无任何礼让行人提示。另外,还有很多人骑电动车不戴头盔。

这份可视化报告成为破局关键。于是,他找到南澳街道办,并进行探讨。1月17日,南澳街道办采纳建议,在3个重点路口增设6块“礼让行人”反光标牌,并重新施划12处非机动车等待区。并在红绿灯上安装喇叭,提醒骑乘电动车时需要戴好头盔,遵守交通法规。吴孔超更化身“临时协管员”,每日早晚高峰手持旗帜疏导交通。“注意右转盲区!”“请退回等待线!”沙哑的提醒声中,他单日劝导多次违规行为。一个月后,该路口早高峰拥堵时长从45分钟降至28分钟,人车冲突率明显下降。

图为吴孔超指挥交通。吴孔超供图

二、民声为引:破解旅游热背后的停车困局

“上周游客太多,到处都是车,让我们这些居民难以正常出行。导航误导让游客车辆堵死小区出口!”1月18日,在社区街道办,居民赵阿姨的控诉引发共鸣。作为深圳热门滨海旅游区,南澳街道夏季日均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私家车违停问题尤为突出。吴孔超的调研显示:海滨北路单日违停量峰值达147辆,其中83%为外地牌照,且多集中在狭窄的支路交叉口。

为摸清症结,他连续3天从早8点至晚10点驻守社区出入口,绘制出“违停热力图”,发现游客普遍存在“导航误导”与“标识不清”的困惑。“很多App将海滨浴场导航至居民区内部道路,而官方指示牌被树木遮挡。”基于此,他建议出“三级导流方案”:在主干道增设5块电子引导屏,将游客车辆分流至2公里外的免费停车场;组织周边居民成立“文明停车劝导队”。

增设交通标志的提议起初遭遇阻力。“牌子能管住司机?”面对质疑,吴孔超连续三天在路口统计违规数据:早高峰1小时内,23名行人闯红灯,17辆电动车逆行。他将数据对比视频提交社区会议,最终说服工作人员。标志落地后,他主动担任“解说员”,向司机演示礼让规则。为巩固效果,他每日早晚身穿荧光马甲,手持指挥旗参与交通疏导。居民王女士表示:“以前过马路提心吊胆,现在司机主动减速,变化太大了!”

图为街道办建设标志。吴孔超供图

方案实施首周,社区东侧闲置空地化身“潮汐停车场”,30个车位日均周转率逐渐提高。游客王先生拿着手绘地图感叹:“原来200米外就有停车场,之前跟着导航绕了半小时!”更令吴孔超欣慰的是,7位居民主动加入夜间巡查队,用手机闪光灯提醒违停车辆。“以前觉得治理是政府的事,现在明白每个人都是参与者。”退休教师周伯伯说。

三、星火燎原:从独行到共治的治理新生

1月20日清晨,20米长的“文明出行千人签名墙”竖立在海滨北路街心公园。78岁的张爷爷颤巍巍写下名字:“小伙子一个人都能改变路口,我们更不能拖后腿!”据统计,活动共收集签名1273个,居民建议58条。

如今的海滨北路,新漆的斑马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智能行人过街提示器播报着安全提醒。吴孔超站在曾经“战斗”过的路口,看着井然有序的车流,说:“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若能唤醒更多人的参与,就是成功的开始。”

图为当地行人骑乘电动车时戴上头盔。吴孔超供图

对此,他做了自我总结:“通过参与社区交通指挥志愿服务的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社区交通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经过为期两周的调研,我针对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海滨北路2号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分析,并积极参与交通指挥实践,努力为居民创造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在交通指挥的实际操作时,我感受到了高峰时段的人流车流密集带来的压力。在志愿者的协作下,我们共同努力,尽可能减少交通混乱,劝导过往行人遵守交通规则。这一过程让我认识到,交通管理不仅依赖于制度,也需每位市民的参与和遵守。通过实际的指挥经验,我增强了对交通安全的主观认知,发现许多潜在问题,比如路口标志不清、人车混行现象严重等。此外,在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许多人对交通规则存在侥幸心理。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明白了交通意识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提升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需要通过更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活动。

总体而言,此次调研活动让我切实参与到了社会服务中,它不仅提高了我的社会责任感,也加深了我对交通安全及社区建设的关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充实。我深刻认识到,交通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希望在未来我能够继续参与类似的志愿活动,为建设更安全、和谐的社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也希望社区居民能够共同努力,增强交通安全意识,为打造美好的出行环境而奋斗。”

回望14天的实践,吴孔超在返程列车的车窗上呵出一片白雾,用手指勾勒出那个熟悉的路口轮廓。他知道,当早高峰的喇叭声变成此起彼伏的“谢谢”,当劝导员的荧光马甲从一件增加到十二件,这场始于一个人的行动,早已在冬日暖阳中长成了属于整座城市的文明年轮。(通讯员 吴孔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1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乡域筑梦正当时,共绘治理迎新篇
乡村,这片承载着无数人乡愁与希望的土地,如今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节点,而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这片土地上,探寻治理的新思路,为乡村的未来注入新的动力。在实践的前期准备阶段,团队成员们一起查阅了大量的…
乡域筑梦:乡村治理现代化新进程
为了深入探索并推动乡村治理的创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队于2025年1月10日抵达泰安市张店村。通过细致的实地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村民、村干部及当地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实际参与…
“零野味 过大年”科普宣传活动总结报告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阖家团圆、欢乐祥和的美好寓意。然而,在这个欢庆的时刻,一些非法食用野味的行为却可能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为了守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们的健康…
深入纺织历史与红色精神:青岛纺织博物馆调研之旅
(学生通讯记者:王文静)在探寻城市红色工业遗址脉络的征程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梧桐树实践团在2025年1月21日走进青岛纺织博物馆,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调研。这座承载着青岛纺织业辉煌历史与现代创新活力的博物…
河海机电院团队:传承红色精神,守护社区安全
近日,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团队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他们先走进傅厚岗八路军驻京办事处纪念馆,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随后又投身社区,进行楼道杂物清理,为预防火灾隐患贡献力量。傅厚岗八路军…
“零野味 过大年”科普宣传活动总结
在当今社会,野生动物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它不仅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与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2025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七,星期日)上午8:30-11:30,由团市委联合池州市市场监管综…
忆往昔自忠事迹,悟英烈不朽风骨
1月3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队开展了“基于山东省九地市红色基地革命家精神探寻”的实地调研,各位成员们怀着崇敬与热忱,来到山东省聊城市的张自忠纪念碑前,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
【探寻抗战记忆,庚续红色精神】忆往昔自忠事迹,悟英烈不朽风骨
1月20日至2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队开展了“基于山东省九地市红色基地革命家精神探寻”的实地调研,各位成员们怀着崇敬与热忱,来到山东省聊城市的张自忠纪念碑前,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鲁博瑰宝 传承华夏遗韵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鲁博瑰宝传承华夏遗韵2025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走进山东省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探寻鲁博瑰宝,传承华夏遗韵”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零野味 过大年”科普宣传活动活动总结
“零野味”科普宣传活动总结报告作为一名积极投身“零野味”科普宣传活动的志愿者,我全程深度参与其中,从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到活动现场有条不紊的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在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