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梦闽都游神韵,溯源榕城非遗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之行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 作者:范珈毓 陈雯佳 范

推开博览苑的大门,犹如翻开一部厚重的历史书卷,每一页都写满了福建大地千百年来的非遗记忆。我们暂别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走进这个被岁月尘封却又熠熠生辉的世界,静心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福建人记忆与情感的木偶戏,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愈发浓醇与耀眼;沉睡于天地之间的一方方寿山石,生长于岁月长河中的一根根优质木材,在智慧的福建匠人手里绽放出新的生机与韵味。怀揣着对木偶戏中灵动奇幻世界的无限憧憬和对福建寿山石雕、莆田木雕精湛技艺的满心期待,2025年1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寻梦闽都游神韵,溯源榕城非遗根”青年实践队的成员们开启了本次博览苑之行。

图一:实践队成员在博览苑外的合影

偶韵闽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故事

“清新福建 偶说非遗”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成果交流展演活动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精彩上演,实践队的成员有幸在现场欣赏了泉州提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晋江掌中木偶戏等21个非遗项目,感受了传承人带来的精彩表演。

图二:观看福建木偶戏表演

传承人手中跳跃的丝线,一端连接着福建艺人的热爱与坚守,另一端诉说着闽地流传千年的故事。提线木偶的每一次抬手、每一寸挪动,都是成千上万次精雕细琢的成果,都是每位非遗传承人满怀匠心的写照。

对话传承者 感悟非遗精神

漫步于三坊七巷的南后街上,成员们被一位老先生的木偶戏表演深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围成圈,陶醉于提线木偶的趣味中。表演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实践队成员有幸采访了提线木偶戏非遗传承者姚义炳老先生。姚老先生说道,他自八岁起学习这项技艺,从艺六十多年,带着源自于心底的热爱与责任,不愿让这份艺术在此断根。他不仅继承了父亲姚仁贵开创的“仁贵班”独特风格,还带着福鼎的木偶戏走出福建,走向全国,坚守初心的同时也不忘培养下一代传承者。

图三:实践队成员采访姚义炳老先生

年逾古稀的姚老先生娴熟地操纵提线,眼里饱含着认真与深情,我们被他身上的非遗精神深深感染着,心里默许要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到福建的非遗木偶戏文化。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身为青年能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地传承与弘扬非遗精神。

匠心雕琢:走进石雕与木雕的艺术世界

福建寿山石雕的前世今生

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鼎盛于清代,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们把寿山石雕这一古老的艺术传承发展至今,继续在新时代中续写辉煌篇章。

每一刀的雕琢,承载着工匠们的精心思索,满怀着工匠们的炽热匠心。坚硬的寿山石所展现的不仅是时光的纹理、闽地的历史,更有对文化传承的担当、对工匠精神的诠释。

图四: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中的寿山石雕《红船精神》

莆田木雕艺术的魅力探寻

近距离观赏莆田木雕,成员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匠人的别出心裁。每一刀或刚劲有力,或细致入微,赋予木料新的生命。在匠人的刻刀下,花草鸟兽栩栩如生,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一件莆田木雕成品的问世,背后都是工匠无数日夜的倾心投入,是无数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图五:莆田木雕《闽乡多锦绣》

走出博览苑,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妙绝伦不仅被定格在我们的相机中,更深深镌刻在成员们的心灵深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矢志弘扬非遗精神。

本次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之行中的宝贵收获已深深烙印在成员们心间,定将以实际行动诠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成员们满怀信心,立志将个人成长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范珈毓 陈雯佳 范筱翎/文 邱义珂 张可欣 林艳芳/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0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保护南京白局,传承城市文脉
南京白局,这一独具特色的南京本土曲艺形式,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镶嵌在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深厚底蕴之中。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与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南京白局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保护…
携手共创卫生乡村,谱写多彩乡村新篇章-“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社区实践活动
2025年1月26日至27日,正值新春佳节前夕,“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积极响应号召,准时抵达了城市中的各大公园、广场以及多个社区,全身心投入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卫生清洁行动之中。为了确…
寻访红色足迹,走进红色记忆--“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学党史实践活动
2025年1月22日上午,阳光明媚,“基情燃梦,众志治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满怀激情地抵达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的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学党史”学习活动。一到…
寒假社会实践|叩访漆艺薪火,传承非遗华章 探访非遗漆画传承人郑崇尧先生
漆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漆画的魅力经久不衰。与漆画的邂逅,仿佛能让人看见历史长河的悠悠流淌,更能深切感悟到漆画传承者们所秉持的匠人精神。2025年1月13日,来自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逐…
乡贤与大学生携手,共绘乡村生态新画卷
2025年1月31日,我回到家乡-福建宁德寿宁际头村,有幸参与了本年度的大学生公益基金发放活动。同时,我们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学生在行动”寒假生态环保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知识村民和青少年普及生…
协同共治,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与繁荣的关键性步骤。它要求我们在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以提升治理效率与质量,促进乡村社会的可…
以创新治理赋能乡村,绘就和谐美丽新画卷
中国青年网德州电(通讯员张桢瑄)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深情寄语:“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
乡村振兴,协同共治
乡村治理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关键一环,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以稳固实施的基石。它关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以及亿万农民的福祉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协同共治作为一…
曲园学子三下乡:借党支部领办东风,扬合作社助农兴村之帆
在广袤的山东乡村大地上,一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核心的发展变革正蓬勃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这一创新模式,巧妙地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
诗韵飘香,传递价值之光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因为理解一句诗词而绽放出的笑容,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诗词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未来,我们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