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两创迸发“春”之力量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可乐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作为团圆与幸福的象征,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和谐包容的内核,正因如此,乘着春节申遗的春风,越来越多的国家,各色各样的人种,都被春节中蕴含的深厚文化所调动,纷纷参与并尝试春节时期的独特风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化与时代相融合与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为了解应该如何更好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融合,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儒德致学实践队队员于2025年1月19日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开展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我们聚焦于“春节申遗为个人,社会以及整个文化层面带来的影响以及春节的成功申遗可以为我们发展中华文化带来哪些具体的指导借鉴意义”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出能够使中华文化迸发真正的活力的“金钥匙”。

春节申遗?理所当然!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活动。这一天,无论远近,离家许久的亲人会回到家乡,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尽享团圆之喜。从除夕夜的守岁到初一的拜年,从舞龙舞狮到贴春联,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节的申遗,不仅是对这一传统节日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在全球化的今天,春节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唐人街上的春节习俗展,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活力。将春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仅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还能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通过对于线上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于春节申遗都表现出了极强的自豪感,为我们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浓浓的精神动力。

年味淡了?万不可能!

近年来,许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似乎年味变得越来越淡了”,随着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小家庭逐渐取代了大家族,在一定程度上,春节的确与老一辈口中形容的春节不同。但是除了过去的那些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年俗,许多融合着时代特色的新年俗也应运而生,云拜年,集福字,观影,旅行过年等等,经过新的形式,春节不再是那些拘泥的活动,如此,经过新的更新和变化,年轻人,老年人,都寻觅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那个过年方式,这些变化,反让春节在新时代的洗涤中更新换代,令人们感受到春节的新滋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春节中,让春节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在进行线下走访与调查的过程中,我们特意询问了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人群,问问他们对于春节的习俗,起源的了解情况,从走访的结果我们不难得出,人们对于春节都有着极高的认同度,源远流长的春节就如同时代的纽带,将天南海北、男女老少,紧紧的凝聚成了一股绳,让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在中华大地尽情书写。

文化发展,动力十足

春节的成功申遗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加行之有效的道路。中华文化要想继续发展,其核心便在一个“变”字之中,只有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才能够不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互联网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与途径,24年,福建的一个独特的春节风俗“挺神将”成功的火出了圈,依靠着网络的传播能力以及00后设计师的新版设计形象,让原本只在当地兴盛的民俗活动变得家喻户晓,甚至引得不少游客特地前去当地打卡欣赏,这些“变”激活了蕴含在文化背后的浓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表达方式,让旧民俗脱胎换骨,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可见,两创可以说是当今时代中华文化想要发展的必由之路,有批判的继承,迎合时代的创新,引发着人们的精神共鸣,更好的满足人民对于高质量的文化的需要,也为文化的发展插上了时代的翅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01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于河湖健康问题与群众了解关注度的调研

调研概述:本次实践主题为“美丽中国”调研时间:7.1、8.10地点:玄武湖、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调研人员:徐颜清、许语馨、王婧、鲁俊杰、欧雅、陈晓语、吕雨恬、唐嘉励调研对象:群众、…… 徐颜清、许语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美丽中国实践活动

为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7月1日上午与7月15日下午,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南京小分队开展“河小青”创新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于7月1日…… 徐颜清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关于垃圾分类与河道清理的调查研究

【调研概述】中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满江星·绿途行知实践团——河道检测、垃圾分类

中国国共产党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在10月16日上午正式召开,为引领青年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20大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三下乡”,“返家…… 冯茜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

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举办“春赏繁花处,相声妙趣生”主题相声表演春意盎然,繁花似锦。4月20日,建工学院日新曲艺社在第三体育…

青春聚力担使命 时代扬帆启新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青年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推进中国…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

建工学院建工之家社团举办山东理工大学第九届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为了提升学生的工程图学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颂红色经典 砥砺初心使命”红色人物事迹故事会

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热情,4月16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举办了“传颂红…

最新发布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重访来时路,一起向未来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重访来时路,一起向未来(通讯员:张天姿)赤旌乘风社会实践团队以“追忆峥嵘岁月,秉续时代华章”为主题在日照市图书馆和方志馆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齐心聚力,凝聚共识1月13日,团…
化学化工学院青志协开展第十一次学子林活动
为了促进可持续生活,激发公众环保热情,共建美好生态家园,化学化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团队于2024年12月19日成功举办了第十一次“绿色守望者”环保公益项目,诚邀全校青年学子携手参与,共同为营造低碳环保的居住…
传承文化薪火,连接万户心声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1月20日电。(通讯员侯昊)通讯员侯昊为积极响应安徽工业大学开展的2024-2025学年“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于2025年1月20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东陇庵进行文化传承社会实践活动。在全球化…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乘青鸟之翼 书青春华章——“青鸟计划”实践感悟(四)
俊彦还家倾睿智,青鸟筑梦谱华章。“青鸟计划”不只是莘莘学子奔赴基层的激昂号角,更是一趟同家乡砥砺奋进的青春远航。寒假期间,传媒学子踊跃响应“青鸟计划”的号召,他们暂别校园,投身基层岗位,不断雕…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石家庄解放史城乡宣传纪实
石家庄的解放史不仅是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发展与变迁的重要标志。为了弘扬这一光辉历史,提升城乡居民对石家庄解放史的认识,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逐梦巡光,薪火相传”实践队积极展开…
返乡大学生开启文化探索,解码家乡传统文化精髓
返乡大学生开启文化探索,解码家乡传统文化精髓在寒假期间,大学生没有选择在假期中放松躺平,而是选择踏上了一场特别的旅程——探究家乡传统文化,穿梭于萧县的大街小巷、古村旧巷,探寻这片土地传承千年的…
走进芜湖市博物馆,深入了解文化古城
走进芜湖市博物馆,深入了解文化古城2025年1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红色文化实践队来到安徽省芜湖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也是不同文化汇集交流的殿堂。人们借…
文化铸魂润岁华,非遗焕彩映新春
2025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儒德治学实践队在潍坊市诸城市深入社区,展开了一系列寒假实践活动。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一股清泉,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作为民族复兴的精…
守护方言火种,点亮非遗灯塔
从古老的秦腔到温婉的越剧,从激昂的豫剧到俏皮的川剧,每一种非遗戏剧都带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而方言则是赋予它们独特魅力的灵魂所在。方言中的词汇、发音、语调,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成为戏剧…
浏览寿县古城,领略特色文化
游览寿县古城,领略特色文化导语:1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寒假实践队通讯员万荣望返回自己的故乡“寿县”,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意义在于,领略古城的特色文化,了解家乡历史。寿县,古称寿春,位于中国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