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工业大学赴四川泸州泸顺起义陈列馆开展革命历史学习活动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闫旭 钟君潞 刘宸

安徽工业大学赴四川泸州泸顺起义陈列馆开展革命历史学习活动

2025年1月12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习部一组的成员闫旭、钟君潞、刘宸硕三人前往四川省泸州市泸顺起义陈列馆,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深入了解泸顺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图为四川省泸州市泸顺起义陈列馆正门照。钟君潞 供图

活动背景:

泸顺起义是1927年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场重要起义,发生在四川泸州地区。当时,工农革命的潮流涌动,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和劳动人民对压迫的强烈反抗。尽管泸顺起义未能成功,但它标志着四川地区工农阶级觉醒和革命力量的崛起,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泸顺起义陈列馆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地,保留了大量革命遗物、历史资料,并对外展示了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篇章。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习部一组的此次实践活动,正是通过参观这一历史遗址,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增强对历史的认知和对未来的责任感。

图为顺庆起义之背景。钟君潞 供图

活动过程:

早晨,学习部一组的成员们准时到达泸顺起义陈列馆。走进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泸顺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样。碑的周围种满了松柏,寓意着革命精神的长存与不朽。随着队伍的前行,学生们进入了展览大厅,开始了对泸顺起义历史的探索。

馆内分为多个展区,通过文字、图片、模型以及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系统地呈现了泸顺起义的全过程。展品中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当时起义军的武器、传单、旗帜以及一些革命先烈的遗物。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幅泸顺起义战斗场景的油画,画中展现了起义者们不畏强敌、奋勇向前的场景。学生们围绕这些展品仔细观察,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对起义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泸顺起义的爆发是在1927年,起义者们在党组织的支持下,发动了以工农革命为核心的武装斗争。虽然最终未能成功推翻旧有的封建政权,但起义中展现出的革命精神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钟君潞同学在参观过程中说道:“在参观这些展品时,我能感受到当时革命者们的坚定信念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这些历史遗物不仅是过去的见证,更是我们今天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闫旭同学对泸顺起义的历史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他指出,泸顺起义作为一次工农阶级的武装反抗,虽然从历史结果来看没有取得成功,但它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提供了宝贵经验。“革命先烈们不仅为国家的解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他感慨道。

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对泸顺起义的评价。钟君潞 供图

在展馆的互动区,学生们还参与了一项模拟战斗的体验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验到当时革命先烈在复杂的战斗环境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深刻认识到只有珍惜当前的和平环境,才能真正理解革命先烈的伟大。 互动与反思:

在参观完泸顺起义陈列馆后,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习部一组的成员们与陈列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泸顺起义的历史背景、起义过程以及起义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学生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积极讨论。

刘宸硕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工作人员表示,传承红色文化并非仅仅是缅怀历史,更重要的是要将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应当牢记革命先烈的遗志,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这一番话让学生们深受触动。钟君潞同学在活动结束后感慨地说:“革命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它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通过不断学习革命精神,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活动总结:

此次参观泸顺起义陈列馆的学习实践活动,对于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习部一组的成员们来说,既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洗礼,也是一次思想的深刻触动。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泸顺起义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学生们表示,今后将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我,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成为有担当、有理想、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他们更加明确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在继承红色基因的同时,踏实工作、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泸顺起义陈列馆作为一座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地,不仅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平台,也为他们提供了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机会。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学习部一组的此次活动,正是这一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为学生们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育和文化熏陶,推动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大学生心中的生根发芽。

通讯员 闫旭 钟君潞 刘宸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5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儒风冬日行,历史共传承
2025年1月16日,为探寻儒家文化在历史中的发展历程,曲阜师范大学“儒风摆渡人”实践队的队员们与社区学生们一起走进了山东博物馆,怀抱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踏上了探寻儒风印记的征程。通过对相关文物的参观…
曲园学子三下乡:支部领办合作社,共筑发展新篇章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党支部合作社作为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日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社联建筑梦兴村”实践队于2025年1月前往济宁、烟…
实践调查进社区,聚焦垃圾分类的宣传与管理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垃圾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垃圾分类成为破解环境难题的关键,而法治则是保障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2025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绿韵分类先锋”实践队来到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河南科技大学临清市轴承企业社会调研圆满结束
2025年1月19日,河南科技大学在临清市的社会调研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此次调研活动主要针对临清市的轴承企业,旨在深入了解轴承行业的生产流程、技术创新及市场现状。河南科技大学,作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微光初晓,言启星芒
微光初晓,言启星芒(通讯员:姜戈翠)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偏远乡村小学,正式启动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普通话教育课…
艺韵流芳绽光彩,非遗传承启新程
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临朐县图书馆的艺术展厅,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为传承非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展厅内,灯光柔和,映衬着…
普语传情、共筑乡梦
普语传情、共筑乡梦(通讯员:姜戈翠)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踏上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的土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普语传情、共筑乡梦”的普通话推广活动。这次活动不仅…
翰墨飘香润童心,非遗传承绽芳华
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社会实践队的脚步踏入了[具体地点]的一间教室,一场充满墨香与活力的书法艺术沙龙活动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室上方,“朐美美育——翰墨功多书…
走进非遗之书,续写经典之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非遗文化在当下受到诸多关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相关活动在我市各地展开。为了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
点亮绿色生活,传递环保理念
在当今社会,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推动环保行动的重要阵地。今天,我有幸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环保知识宣讲活动,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为绿色生活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