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庆渣滓洞 红色精神的见证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作者:红脉传承,星火燎

重庆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革命志士的地方。这里曾经关押过无数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革命先辈,他们在这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终坚守信仰,不屈不挠,展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

渣滓洞始建于1939年,最初是一座监狱,后来成为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秘密审讯和关押场所。这里关押过的著名革命烈士包括江竹筠(江姐)、许建业等。这些革命先烈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用生命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渣滓洞内的审讯室。审讯室虽然简陋,但却见证了无数革命志士的英勇与坚韧。桌上摆放的电话、茶杯和文具,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沉重与悲壮。这些物品不仅是审讯工具,更是革命先辈们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时坚定信念的象征。

审讯室中的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桌上的电话曾是敌人用来威胁和恐吓革命志士的工具,而那些茶杯和文具则是革命志士们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使用的物品。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却显得格外珍贵和沉重。

渣滓洞里的每一位革命志士都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红色精神。他们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动摇,用生命捍卫了心中的信仰。例如,江姐(江竹筠)在渣滓洞中遭受了种种酷刑,但她始终没有出卖组织的秘密,最终英勇就义。她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了红色精神的典范

今天,当我们走进渣滓洞,看到这些历史遗迹时,心中不禁涌起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之情。他们的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支柱。渣滓洞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之地。

渣滓洞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环境,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无畏前行。革命先辈们的红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撰稿人:赵翔宇

“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小刘同学的学画之路

暑假实践活动心得利用这次假期我走访了疆内有名的国画老师,并跟随老师深入学习了将近两周,以下是我此次的感受,中国画是植根中华民族土壤中的艺术,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国画的人还不是很…… 刘芳华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小镇探寻--如果文化会说话新闻稿

2020年7月20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实践团队在渭南市富平县美原镇进行了第一次踏访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团队成员对家乡流传文化的考察,让大家认…… 崔玉格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小镇探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暑假实践心得体会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队伍的主题是“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我的小镇——大方,被誉为“漆器之乡”,此次实践便是寻访漆器文化。实践期间,我从城南走到城北,…… 涂悦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小镇踏访——第一天

小镇踏访——第一天2020年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实践小组成员杨晨展开了一天的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探寻小镇文化、事迹,了解他们的历史、…… (_灬dream﹋﹌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新闻稿

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新闻稿2020年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实践小组成员杨晨展开了一天的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探寻小镇文化、事迹,了解…… (_灬dream﹋﹌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新闻稿

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新闻稿2020年7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实践小组成员杨晨展开了一天的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探寻小镇文化、事迹,了解…… 杨晨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正在消失的传统手艺心得体会

探寻正在消失的传统手艺心得体会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和科技的日益发展,…… 徐瑞昌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小镇踏访——如果文化会说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如果说科技、经济是衡…… 杨晨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统文化进社区,传承与温暖同行

为了让传统文化在社区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也在临近春节为社区增添浓浓的温情与喜庆,曲阜师范大学“寻迹红脉践真知,铸魂社区…

沟通桥梁普通话,交流纽带华夏情

普通话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遗产。由于我国民族众多、…

推广九州通语,传承华夏文明

(通讯员:付淇峰)在时代不断发展,国际局势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规范统一的普通话能提升国家形象,助力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交流…

方言启智润乡土,实践倾心继遗音

(通讯员王思雨)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土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清扫路面积雪,温暖冬日人心

清扫路面积雪,温暖冬日人心1.引言在这个银装素裹、寒风凛冽的冬季,大地被一层洁白无瑕的雪花轻轻覆盖,整个世界仿佛披上了…

最新发布

绘方言传承画卷,书文化发展篇章
(通讯员:庄妍)乡音传情,演绎人生百态;戏剧舞台,展现地域文化风采。方言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方文化的独特载体,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方言戏剧以其独特的语言、音乐、表演…
街道防火在心中,居民安全最为重
为了加强街道防火观念,关注居民安全,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里巷相望”实践队开展了“街道防火,守护安全”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在村街道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工作,查漏补缺,共同维护街道安全。与…
寻方言新声,承非遗风华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5日电(通讯员李娇娇)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紧密相连。方言是非遗的重要载体,许多非遗项目尤其是民间艺术、口头文学和传统戏剧都依赖方言来展现。为深入感悟方言中蕴含的深刻底蕴,更好传…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学习党史教育的号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实践队员们前往当地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
【曲阜师范大学】——见文化光彩,领文化魅力之非遗马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
追溯红色薪火 砥砺筑梦前行
追溯红色薪火砥砺筑梦前行一“践文达意·中国故事”队探访保定博物馆为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深入了解保定地区的历史变迁与红色文化,机械工程系“践文探史·红色印记”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赴保定博物馆,开展…
实地探访:山东与海南春节文化的异同
踏入山东大地,队员们无不被浓郁的春节氛围所包围。那热闹的街巷、喜庆的装饰,无不彰显着节日的欢快与祥和。队员们观察记录当地人民如何通过祭祖和贴春联等传统习俗,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传承非遗根脉,点亮方言灯塔
此次实践活动,对于“韵语织乡”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意义非凡。通过实地调研,他们亲眼目睹了方言与非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刻认识到方言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方言文化传承面…
文化寻根:文献研读与思想共鸣
在实践活动的筹备阶段,为了使实践队员能够深入领略山东与海南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从而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海春声,乡音贺岁”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积极投身于相…
以刀为笔,绘就非遗新画卷
以刀为笔,楷木雕刻绘就非遗新画卷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于2024年1月16日先后奔赴隆盛堂、曲阜市德圣楷木雕刻坊‌以及当地颇具特色的楷木集市开展了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