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网络安全不能忘,社区安全要搞好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韩浩展

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并创造一个更加干净、和谐的居住环境,“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的队员们于2025年1月20日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胜利建安小区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包括小广告的清除工作,也通过制作和传播网络安全知识PPT,提高居民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帮助他们在数字化时代中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

小广告作为城市社区中常见的“乱象”,不仅影响城市形象,还常常成为垃圾和环境污染的一部分。尤其是一些粘贴在楼道、电梯、墙壁等公共区域的小广告,它们不但影响居民的居住体验,还可能滋生安全隐患。因此,“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的成员们在寒冷的冬季中,积极投入到清除小广告的工作中。

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队员带上清洁工具,深入小区的每个角落,对楼道、墙壁、电梯等常见的广告张贴区域进行清理。为了确保清理工作彻底,队员们不仅利用手动清除工具,还通过喷洒清洗液,帮助去除那些顽固的广告痕迹。同时,他们还对小区内的居民进行文明宣传,提醒大家不要随意张贴小广告,倡导大家共同保护社区环境。清除小广告的行动,不仅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也让居民们意识到维护社区整洁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对一些技术较为薄弱的社区居民而言,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常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因此,实践队成员们决定通过制作网络安全知识PPT,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队员们经过充分的准备,围绕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技巧、如何设置强密码等主题,制作了一份内容简洁、通俗易懂的PPT。该PPT不仅包括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还结合了实际案例,帮助居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队员们还在社区活动中心组织了网络安全知识讲座,通过讲解PPT内容,与居民们进行互动,解答他们在网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活动期间,队员们耐心细致地为居民们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特别是老年居民,他们在数字化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较弱,通过实践队的讲解,许多人表示收获颇丰。活动结束时,队员们还将制作的网络安全PPT发放给居民们,便于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随时查阅。

“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是一次充满温情的实践活动,它让社区变得更加整洁、温馨,也让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类似的公益活动将会继续开展,实践队员们也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力量,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区环境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社区将成为一个更加宜居、安全、和谐的家

撰稿人:韩浩展

“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旭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4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碧水出渠首,陶岔展风貌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7月1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开启了渠首陶岔之行。来到渠首,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丹江口水,库水碧波万顷,……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移民故事千家颂,移民精神万古春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时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 公共管理学院“北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南水北调大工程,移民精神铸丰碑 ——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南水北调淅川移民

饮水思源,前赴征程;波澜壮阔,气势恢宏。为深入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体悟丹江口市两次搬迁共40万移民“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2023年7月9日,华北水利……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汉水丹心,最深移民情 ——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园”筑梦淅川实

“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这是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 ——“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社会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渠首立陶岔,碧水绘宏图——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

1969年元月,南阳地区以“远景南水北调,近期引丹灌溉”为蓝图,动用7县10多万群众,展开了陶岔大会战。为更加深刻的领悟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感受陶岔大会战的壮烈场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徙南渡,心系家国”筑梦淅川实践队查看全文 >>

汤山景色多奇观,移民精神永传承——筑梦淅川实践队前往汤山湿地公园实地

烟波浩渺,一碧万顷,壮丽如画。“南水”来之不易,只为一渠清水永续北送。为深入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伟大意义,感受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移民精神,传承弘扬历代先贤治水精神、南水……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共建设 村村富裕齐并进

美丽乡村,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来,各乡镇以此为目标,拼力追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是乡镇达成的标准,在实践队队员的调研中,也发现…… 裴良毓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曲师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春践履,探菌致知,助力社区新发展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学院学生重要的回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开展相关特色社会实践,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并积极响应…
温情电脑义诊 助力社区居民跨越数字鸿沟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的时代,电脑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然而,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罗西街道的部分居民,却因电脑知识与技能的匮乏,在使用电脑时频繁遭遇难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青春助力非遗传承: 曲阜师范大学凤彩珐琅展魅力,数字媒体促
珐琅文化是融合多种工艺的独特艺术文化。其制品色彩绚丽、造型精美,装饰图案丰富多样,兼具中西方文化特色。在古代,珐琅制品多为皇家御用,象征着权力与富贵。如今,它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
匠心独运承古韵,珐琅璀璨耀今时
(通讯员:孙乐雨)在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时光隧道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其中,珐琅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了非遗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为深…
曲园学子进社区:志愿力量齐献力,多彩文娱焕生机
大学生网报聊城1月15日电(通讯员吕佳凝)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文娱活动对人民来说愈发重要,尤其是部分中老年人,没有了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更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近日,为进一步了解并完善中老…
清洁家园,美化社区—大学生社区卫生清扫
为了增强社区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营造更加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同时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冬雪映暖阳,温情溢社区”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山东省日照市莒…
教育普风吹,沟通新硕果
为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增强文化自信,1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来到贵州省织金县的鸡坡小学,开启推广普通话的征程。实践队首先与校领导和老师沟通,了解学生普通话水平及需求,制定…
三下乡寒假实践——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回母校宣讲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的优秀学子们组成多支回访团队,奔赴全省各地中学开展母校宣传活动。他们带着对高中母校的深厚情谊和对大学的热爱,回到曾经奋斗的地方,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大学生活的精彩与收获,传递安工…
大集小爱聚善款,无声世界绽欢颜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8日电爱心汇聚力量,善举传递温暖。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浪潮中,集市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成为传递爱心、弘扬公益精神的独特舞台。为帮助听障儿童改善生活、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曲…
黑陶艺术绽放独特光彩,民族瑰宝守护童梦蓝天
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政策要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引入学校,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但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在非物质文化浸润下乡村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