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语言脉络,共筑文化桥梁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张景源

【管理学院假社会实践】探寻语言脉络,共筑文化桥梁

(通讯员:张景源)在当今社会,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石与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让天南海北的人们得以顺畅沟通;而方言,承载着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是独特的文化瑰宝。为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及态度,探究语言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深入社区,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调查活动。这段经历,让大家对语言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我们走进社区,首先来到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这里聚集着许多正在休闲娱乐的老人,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下棋,还有的围坐在一起聊天。当我们表明来意后,老人们热情地与我们交流起来。他们大多以方言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乡音中饱含着浓厚的情感与岁月的沉淀。在他们看来,方言是家乡的标志,是与邻里乡亲沟通的最自然、最亲切的方式。“咱这一辈子都说着家乡话,一听这口音,就知道是打哪儿来的,心里头热乎。”一位大爷笑着说道。在与老人们的交谈中,我深切感受到方言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连接着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承载着一生的回忆。方言中那些独特的词汇、生动的表达方式,都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了社区中的中青年群体。在社区的商业街,我们与几位正在工作的店主进行了交流。他们在工作中主要使用普通话,尤其是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顾客时,普通话成为了沟通的必要工具。“用普通话和顾客交流,能让大家都听得懂,生意也好做些。”一位服装店老板解释道。然而,当回到家中与家人相处时,他们还是会使用方言。这表明,在中青年群体中,普通话与方言有着不同的使用场景,普通话用于工作和社交场合,而方言则在家中维系着亲情,传承着家庭文化。这种语言使用上的“双轨制”,体现了他们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家乡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社区的儿童游乐区,我们遇到了许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他们大多在学校接受普通话教育,因此普通话表达非常流利。但当问起他们对方言的了解时,发现很多孩子对方言的掌握程度有限。有的孩子只能听懂简单的方言词汇,却无法用方言进行完整的对话。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现在孩子上学都讲普通话,回家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方言,时间长了,方言都快不会说了。”这一现象让我们意识到,在儿童群体中,方言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教育以普通话为主导,虽然有助于孩子们融入更广阔的社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接触方言的机会。而家庭中,如果家长不注重方言的传承,孩子就很难真正掌握家乡的方言。

通过这次社区调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普通话和方言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使用差异。普通话凭借其通用性和便利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教育、工作等领域,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语言。而方言,虽然在使用范围上相对受限,但在情感维系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儿童接触方言的机会减少,年轻一代对方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可能导致方言逐渐失传。这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消失,更是地域文化的重大损失。每一种方言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信息,从民俗风情到历史故事,从传统技艺到民间艺术,都通过方言得以传承和表达。方言的消失,意味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被尘封,无法再被后人所了解和传承。

我们必须认识到,普通话与方言的发展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普通话的推广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而方言的传承则能够丰富文化的多样性,留住民族的记忆。普通话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方言则在地方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地传承方言文化,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学校可以开展方言文化课程或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和感受家乡方言的魅力。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方言儿歌学唱、方言故事讲述等,激发孩子们对方言的兴趣。社区可以组织方言文化活动,如方言故事大赛、方言戏曲表演等,营造浓厚的方言文化氛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居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方言,还能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家庭作为方言传承的重要场所,长辈们应该多与晚辈用方言交流,将方言文化传递下去。在日常生活中,用方言讲述家族故事、传承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方言的熏陶。

此次社区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普通话与方言,如同鸟之双翼、车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积极投身于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为守护我们的语言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起来,共同努力,普通话和方言都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审核:韩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设计成果提交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的探究及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现况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从中得出一些列李家疃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回访活动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李家疃进行了充分的实际问题的考量,实践团队对李家疃的当地经济、环境以及产业问题进行了规划设计。为了团队此次社会实践的方案能到得到实践,7月……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关于李家疃村规划设计方案成果提交

经过实践团队多日在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与探究,以及对李家疃村实际情况的思考,实践团队针对李家疃村当地经济、环境以及各产业现状进行了多方面规划设计;从李家疃村建设中找出部分潜在……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设计方案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对活动主体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为切实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庄超),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 庄超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规划设计工作

经过拜访专业老师得到一系列指导之后,实践团队继续开展实践课题工作。7月29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再次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进行李家疃村建设规划工作

为了更加深入的明确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同时更好的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9日(通讯员侯宪章),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展开对李家疃村建设规划

经过多日对李家疃村的实地调研,实践团队深刻了解了李家疃村当地的经济、环境以及产业等现况。7月28日(通讯员侯宪章),在老师的告诫:“规划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的所需所求,但仅…… 侯宪章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社会实践团拜访指导老师

为更深入的了解李家疃村潜在问题,完成实践团队的课题任务。7月28日(通讯员叶佩瑄),山东理工大学“塑曦晖新”实践团与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任蛟龙老师和范学忠老师取得联系,进…… 叶佩瑄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走进龙延智能 探索智能制造前沿

2025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前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游…

安宁翼护实践团队赴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调研工作

山东大学安宁翼护实践团队来到济南善德养老院开展实践调研工作。医护部护士长韩冰接待并主持了这次实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南…

聊城大学学子三下乡:黄河润岸桑田茂,滩区逢春岁月甜

社区治理创新,迁建社区凝聚合力社区治理是黄河滩区迁建社区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聊城大学“黄河新颂・滩梦织辉”社…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

紫色己巳团圆——团圆饭飘香,年味情更浓春节期间,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吃团圆饭成为众多家庭辞旧迎新的温馨时刻。…

【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

蓝色环保行动——共筑绿色家园这个假期,“凌烟渺渺,甘泉霖霖”实践团成员李嘉欣参加了一场以“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为主…

最新发布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乡音,感悟传承
(通讯员:张景源)在岁月的洪流中,普通话宛如一座坚固的桥梁,横跨地域的沟壑,连接起五湖四海的人们。它不仅是现代社会高效沟通的工具,更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象征。然而,在普通话大力推广的进程…
曲园学子下基层,为老人们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1月17日,曲园学子为响应团省委“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六个一”工作安排,远赴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开展社区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风摆渡人”实践团队员走进羊新社区,为该社区群众讲…
品味长治文化底蕴,实践团开启溯源征程
中国青年网长治1月16日电为深入挖掘长治这座兵家必争之地的文化内涵,学习上党地区的历史沿革,传承和发扬这座城的文化底蕴,曲阜师范大学“燃非遗薪火,延千年火种”实践团长治分队围绕长治博物馆,于1月16日…
传递普语之声,共筑社区同心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传递普语之声,共筑社区同心(通讯员:高宇航)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在1月14日展开了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开始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言启星芒”实践队负责人…
走进常德丝弦,感受非遗魅力
为了深入探索常德丝弦的魅力与传承之路,我们团队开展了一次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亲身体验,感受常德丝弦的艺术魅力,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状况,以及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
常德丝弦:社会实践中的文化探寻之旅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常德丝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为了深入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组织了一次关于常德丝弦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近了常德丝弦,感受到了它的独特…
曲园学子弘扬传统文化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浓浓的家国情怀。在今年寒假,为深入了解春节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巷相望实践队的成员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
践行非遗传承事,弘扬方言文化魂
(通讯员:任梦彤)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方言恰似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静静地散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它们承载着各个地域独特而深厚的记忆与文化精髓,宛如一座座珍贵的宝藏。保护方言,不仅仅是对传统…
守非遗戏剧之韵,传方言文化之声
(通讯员:任梦彤)方言是文化的根脉,作为一个地方性语言,方言深深植根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融入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传承以及人民的情感世界。在我…
乡村焕新程,青年踏歌行
中国青年网德州电(通讯员张桢瑄)为积极响应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1月10日至1月16日,乡域筑梦实践团奔赴德州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