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语言脉络,共筑文化桥梁
(通讯员:张景源)在当今社会,语言作为交流的基石与文化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让天南海北的人们得以顺畅沟通;而方言,承载着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是独特的文化瑰宝。为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对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及态度,探究语言传承与发展的现状,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深入社区,开展了一场富有意义的调查活动。这段经历,让大家对语言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我们走进社区,首先来到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这里聚集着许多正在休闲娱乐的老人,有的在打太极,有的在下棋,还有的围坐在一起聊天。当我们表明来意后,老人们热情地与我们交流起来。他们大多以方言作为主要的交流语言,乡音中饱含着浓厚的情感与岁月的沉淀。在他们看来,方言是家乡的标志,是与邻里乡亲沟通的最自然、最亲切的方式。“咱这一辈子都说着家乡话,一听这口音,就知道是打哪儿来的,心里头热乎。”一位大爷笑着说道。在与老人们的交谈中,我深切感受到方言对于他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连接着他们的过去与现在,承载着一生的回忆。方言中那些独特的词汇、生动的表达方式,都是地域文化的生动体现,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了社区中的中青年群体。在社区的商业街,我们与几位正在工作的店主进行了交流。他们在工作中主要使用普通话,尤其是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顾客时,普通话成为了沟通的必要工具。“用普通话和顾客交流,能让大家都听得懂,生意也好做些。”一位服装店老板解释道。然而,当回到家中与家人相处时,他们还是会使用方言。这表明,在中青年群体中,普通话与方言有着不同的使用场景,普通话用于工作和社交场合,而方言则在家中维系着亲情,传承着家庭文化。这种语言使用上的“双轨制”,体现了他们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家乡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在社区的儿童游乐区,我们遇到了许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他们大多在学校接受普通话教育,因此普通话表达非常流利。但当问起他们对方言的了解时,发现很多孩子对方言的掌握程度有限。有的孩子只能听懂简单的方言词汇,却无法用方言进行完整的对话。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现在孩子上学都讲普通话,回家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方言,时间长了,方言都快不会说了。”这一现象让我们意识到,在儿童群体中,方言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学校教育以普通话为主导,虽然有助于孩子们融入更广阔的社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接触方言的机会。而家庭中,如果家长不注重方言的传承,孩子就很难真正掌握家乡的方言。
通过这次社区调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普通话和方言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使用差异。普通话凭借其通用性和便利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教育、工作等领域,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语言。而方言,虽然在使用范围上相对受限,但在情感维系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方言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儿童接触方言的机会减少,年轻一代对方言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可能导致方言逐渐失传。这不仅是一种语言的消失,更是地域文化的重大损失。每一种方言都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信息,从民俗风情到历史故事,从传统技艺到民间艺术,都通过方言得以传承和表达。方言的消失,意味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被尘封,无法再被后人所了解和传承。
我们必须认识到,普通话与方言的发展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普通话的推广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发展,而方言的传承则能够丰富文化的多样性,留住民族的记忆。普通话为不同地区的人们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促进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方言则在地方文化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地域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地传承方言文化,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学校可以开展方言文化课程或社团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了解和感受家乡方言的魅力。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方言儿歌学唱、方言故事讲述等,激发孩子们对方言的兴趣。社区可以组织方言文化活动,如方言故事大赛、方言戏曲表演等,营造浓厚的方言文化氛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居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方言,还能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家庭作为方言传承的重要场所,长辈们应该多与晚辈用方言交流,将方言文化传递下去。在日常生活中,用方言讲述家族故事、传承传统习俗,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方言的熏陶。
此次社区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语言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普通话与方言,如同鸟之双翼、车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积极投身于语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用自己的行动,为守护我们的语言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起来,共同努力,普通话和方言都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审核:韩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4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