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治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牟桐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治理,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于各成员家庭所在地开展实践。实践团于1月13日抵达烟台市莱州市城乡建设管理局和牟家村进行实地调研,向政府工作人员和村民了解相关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一起商讨解决方案。

调研正式开始前,实践团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多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积极讨论,广泛查阅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报杂文献、教育网站及新闻报道等途径收集中国农村在乡村治理发展状况及相关政策文件。之后利用网上各大社交平台发放问卷进一步直观了解社会各界网络用户对乡村治理新政策下的体会与建议。

在参与莱州市乡村治理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我收获了诸多深刻的感悟,这些体验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让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了更为真切和深入的理解。

莱州市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将文明实践阵地向机关、企业拓展,整合各类场所,建设文明实践教育基地220个。这种文化引领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还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养。例如,“枫染寒同”“厚德仓东”等优秀实践品牌,以及“东莱号角”“胡同议事”“好好说话”等活动形式,成为助力基层治理、推进文明乡风的生动载体。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的力量是无形的,但又是强大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还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营造了积极向上的乡村氛围。

在莱州市,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是一个显著的亮点。通过建立农村改厕智能监管平台,提升农村户厕后续管护运行质量,新建改建农村公厕,实施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建工程,以及开展电代煤、气代煤清洁能源改造等措施,莱州市的农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这让我感受到,良好的环境是乡村治理的基础。一个干净、整洁、美丽的村庄,不仅能够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政府的投入和引导,更需要村民的积极参与和维护,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实现乡村环境的长效治理。

莱州市在数字乡村建设方面的探索,让我看到了科技在乡村治理中的巨大潜力。通过探索建立全产业链健康养殖模式,打造“陆海接力”养殖模式,以及巩固提升“快递进村”工程,莱州市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让我认识到,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乡村治理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在莱州市的乡村治理实践中,村民的参与度不断提高。通过组织村民参与各类文化活动、产业发展项目和环境整治行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这让我明白,村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才能确保乡村治理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村民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还能促进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使治理更加贴近村民的实际需求。

尽管莱州市在乡村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农业发展层次不高,农村环境卫生有差距,农村基层基础不够稳固等问题依然存在。这让我认识到,乡村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断改进。只有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乡村治理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持续改进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村民的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找到适合本地的治理模式和方法,使乡村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不仅对莱州市的乡村治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将继续关注莱州市的乡村治理实践,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文化、产业、环境、数字、组织和村民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持续改进,久久为功,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3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威尼斯电影节开幕

当地时间8月30日-9月9日,在风景如画的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上,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中。…… 王家源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画卷绘星河,志愿暖星海——共筑自闭儿童关爱行动圆满落幕

为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需求,传递“不排斥、不忽视、多包容”的公益理念,给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中…

医路向党·青春宣讲:护理学院学子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以青春之名,赴红色之约——遵义会议精神宣讲进社区

于历史长河的浩渺波澜间,始终有一股力量如熠熠星辰,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此即红色教育所散发的精神光芒。它不仅镌刻着历史…

青年志愿行·精神永传承:遵义会议精神宣讲走进北园社区

为全面且深入地学习、宣传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赓续红色血脉、讲好遵…

最新发布

菏泽牡丹实践之旅:探寻国色风华的奥秘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青春寻古韵,文化薪火传”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牡丹的热爱与好奇,踏上了前往菏泽的实践之旅,决心深入探寻菏泽牡丹的独特魅力,从种植培育到文化传承,再到产业发展,全方位揭开…
汇聚共治星河,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5日电(通讯员邹凯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乡村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深入了解乡村治理现状,探索创新治理模式,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乡域筑梦实践团于2025年1月9日奔赴烟台…
曲园学子进社区:迈入社区“化”时期,解锁生活新“化”样
志愿始于心,奉献在于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且深入,但这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科,在许多人眼中却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为了扎实推进科普工作,激发社会公众…
机遇与挑战并存,传承与创新同行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从党的二十大到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引领和支持。例如,政策中明确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
守护方言非遗,奏响文化传承 “交响曲”
为了挽救方言传承的文化困境,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韵语织乡”实践团在山东省各地开展实践。在正式开展实践活动前,团队成员们进行了周全且细致的准备工作。他们运用网络搜索、实地考察等…
语史共进,振兴之光
语史共进,振兴之光(通讯员:姜戈翠)在普通话与党史的交融旋律中,我们携手并进,为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深切号召,努力跨越地域间的语言鸿沟。2025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
推广普通话育幼苗,传递文明风启新苗
推广普通话育幼苗,传递文明风启新苗(通讯员:姜戈翠)2025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走进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开展“普语传情、共筑乡村繁荣梦”推普活动,在广袤的中国乡村,普通…
曲园学子寒假行——播撒防诈火种,点亮环保之光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提高社区成员获得感与幸福感。2025年1月13日到16日,曲阜师范大学“心光社区行,暖烛关怀递”实践队采取分散实践的方式,分赴不同社区。实践队员们向社区成员开展防诈普法以及垃圾分类宣…
以青春之名,筑社区华章
以青春之名,筑社区华章在城市的宏大叙事里,社区是最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共铸基层谱新篇实践队深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社区,开展的“以基层为基石,筑社区之繁荣”…
以服务之笔,绘基层新篇
以服务之笔,绘基层新篇参与基层服务的这段社会实践,如同一扇窗,让实践队成员得以窥见真实而鲜活的社会基层全貌,这段经历不仅能丰富我阅历,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让我对责任、奉献与成长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