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之行,感悟至深
走进敬老院,那略显陈旧的建筑在阳光下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庭院里,老人们或悠闲地晒着太阳,或三两成群地轻声交谈,岁月的痕迹在他们身上清晰可见。
我走近一位坐在长椅上的老人,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好奇与期待。我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老人热情地回应着,声音虽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他开始讲述自己的过往,曾经的他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军人,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如今,那些战火纷飞的日子早已远去,只留下他在这敬老院里回忆往昔。他的话语中满是对战友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眷恋,我静静地听着,仿佛能看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
为了给老人们带来欢乐,我们精心准备了一些节目。唱歌时,老人们随着旋律轻轻晃动身体,脸上洋溢着笑容;表演小品时,他们被逗得哈哈大笑,那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敬老院。看到他们如此开心,我心中也充满了喜悦。在互动环节,我和一位老奶奶一起制作手工。她的手虽然已不再灵活,但眼神中却透着认真与专注。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个简易的手工艺品完成了,老奶奶像个孩子般开心地笑了,她紧紧握着我的手,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温暖与孤独。
在与老人相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不便与无奈。有的老人行动不便,需要依靠拐杖或轮椅才能缓慢移动;有的老人患有疾病,每天都要按时服药。然而,他们依然坚强地面对生活,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努力寻找着生活的乐趣。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平日里总是抱怨生活中的小烦恼,却不曾想到这些老人所经历的困难是如此之大。
这次敬老院之行,如同一束光照进我内心深处。它让我懂得了关爱老人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老人们曾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当他们步入暮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关心和照顾。离开敬老院时,我回头望去,夕阳的余晖洒在老人们身上,那画面既温暖又有些许落寞。我深知,这次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激励我在未来的生活中,用更多的爱去温暖他人,用行动去传递正能量,让尊老敬老的美德在社会中不断传承和发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7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七月初旬,大学生们迎来了久违的暑假,大学生们也回到家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回到家乡涪陵,开展为期5天的,以“青羊非遗青年行”为主题的三下乡实践活动,7月……
何佳润 熊倩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坚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更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7月10日……
熊倩 张甫鑫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实践团于7月13日在泽胜中央广场举行了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旨在向广大群众展示和推广陈万宝庄园和龙群根雕这两个独特的文化品牌。……
何佳润 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了青阳镇神仙桥。山间的小道沿溪而建,穿过绿植繁茂的小树林,踏上青石板堆砌的古朴桥面,反倒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顺着路旁的小道就能来到溪流边,这里能看到……
熊倩 陈莉茹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青年行”三下乡实践团在涪陵区泽胜广场进行了对陈万宝庄园和群龙木雕的宣传工作。下午2点实践团成员在泽胜广场集合进行宣传的准备工作。图为陈万宝庄……
熊倩 秦艺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非遗展新风。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7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机电学院“青年非遗青羊行”团队来到重庆市涪陵区青羊镇龙群根雕工作室开展实践活动。图为……
熊倩、赵晶欣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了延续历史……
熊倩、李虹槿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为帮助广大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和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手艺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涪陵陈万宝庄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和发扬,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青羊非遗……
何佳润、杨斌杰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