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络空间的匿名性、情绪化和群体性特征,如何促成了网络暴力的滋生与扩散?面对这一挑战,平台应如何扮演多重角色,有效治理网络暴力信息?我们特邀社会学专家赵鼎新教授,从社会学视角深度剖析网络暴力现象,提出治理策略,为构建健康网络生态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正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网民基数的激增,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这一现象,社会学专家赵教授在访谈中表示,网络暴力信息的特征与传播,深受网民发言门槛低、网络暴力信息的弱违法性以及网民情感认同的影响。海量网民基数和低门槛的发言环境,使网络空间成为信息的自由市场,但同时也降低了个体的责任意识。网络暴力信息的弱违法性,导致法律约束力不足,加之网民情感认同的推波助澜,加速了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
赵教授进一步总结,网络暴力信息的特征表现为匿名性与隐蔽性、情绪化和极端化、群体性以及快速扩散和持续性伤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体层面的匿名性与情绪驱动、社会层面的不平等与价值观冲突、技术层面的算法推荐和信息传播特性,以及文化层面的暴力倾向和容忍度。
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赵教授强调平台的阶段性策略治理虽有一定效果,但更需建立全面、持续和系统的治理机制。平台应扮演规则制定者、技术守护者、教育者、协调者和反馈者的角色,通过建立用户行为规范、运用技术手段、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建立合作机制以及鼓励用户参与监督和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生态的健康与和谐。
赵教授指出,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速度远超一般信息,归因于情绪共鸣、注意力经济、算法推荐和群体极化等关键因素。因此,平台在治理中应综合施策,既要从源头上减少网络暴力的产生,又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用户教育,构建健康的信息环境。
【结语】
本次访谈深入探讨了网络暴力信息的传播机制、形成原因和治理策略,赵教授的见解为理解网络暴力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网络暴力信息的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需要平台、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创清朗网络空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7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