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传承红色基因小队前往桂林灌阳县新圩镇开展社会实践,内容主要是参观酒海井纪念园,学习党史。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是新圩阻击战一百多名红军战士殉难之处。此地建设设施有纪念公园、烈士墓园、旅游公园等,是学习党史的重要基地。这里还保留了大量当时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可供参观学习。因此,传承红色基因小队决定来到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在这里展开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走进纪念园,感受湘江战役的厚重历史
近日,传承红色基因小队前往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进行参观学习。这座纪念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还保存了大量关于湘江战役的史实和文物,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深刻感受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通过参观这次纪念园,小队成员了解到了许多当时的史实,革命先烈为我们做出的贡献。长征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凝炼而成的,而作为当代青年,应担起历史的重担,继承并将长征精神流传下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酒海井,因形状类似盛酒用的酒具而得名。在1934年湘江战役中,有100多个重伤的红军士兵被安置在立湾设立的临时战地救护所里,因伤势太重无法随部队及时撤退。然而,村里的地主却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将重伤的士兵的颈和脚用绳子捆住,用木杆子丢到酒海井里。
这里的烈士遗骨后来被打捞,并在此地建立了一个纪念园。也就是如今小队成员所参观的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看到墙上挂的打捞先烈遗骨的照片,能让人不禁感受到当时背景的黑暗以及红军战士们不畏牺牲的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纪念园设立了史实陈列馆和红军烈士墓冢。其中,史实陈列馆收录了大量当时的文物,包括生活物品和军事武器,还有一些信件、印章、宣传单、借条等等。其中军事武器有各式的手枪、步枪、子弹、手雷、火镰、刀剑、火铳、迫击炮、炮弹体、石雷、手榴弹等,数量和种类众多。生活用品包括当时的老式眼镜、军号、卫生员用的注射盒、维修工具、军用水壶、电话机、望远镜及各种水壶。史实陈列馆收录的文物如此之多,除了这些文物外,墙上还挂了许多记载着红军故事的图文,这令人十分震撼和佩服红军的精神。面对敌人,他们从不屈服,制定一系列战斗目标和路线,陈列馆的墙上,还记载着红军完整的进攻路线!还有当时中央红军长征初期的组织序列,十分详细。参观陈列馆,可以对共产党的历史了解的更深入了,更能学习到共产党的长征精神。
红军烈士墓冢,上面记载了红军烈士的姓名,不是只有寥寥数人,不是只有团长、排长,而是每一位烈士都有姓名,烈士墓冢上刻满了烈士的名字,让小队成员们都感到十分震撼,当时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千千万万个烈士的名字,都刻在这些石碑上,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像,仿佛看到多年前烈士们奋战的身影,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了烈士们保家卫国的情怀。
红军与群众互帮互助
从陈列馆中还可以了解到红军遵循毛主席立下的各种原则,并且与群众相处的特别友好,互帮互助。当时红军进入灌阳前,当时情况危急,村里一对农民夫妇只能带着发高烧的孩子躲进山里,却因孩子病太重只能返回家中。回家时遇上了红军,热心的红军了解到情况后为孩子免费做了诊治,送药,半夜还去看望孩子病情。经过诊治,孩子的烧很快就退了。红军医生第二天又送来了药并告诉夫妇孩子很快就会好让他们放宽心。而后夫妇也是送来鸡蛋,水果和铜钱给红军医生。而红军也是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没有收夫妇送来的东西。但夫妇会热心的帮助红军,帮红军架桥、打桩等等。
此外,红军对待少数民族也十分友好,1933年桂北瑶民起义失败后,灌阳瑶族首领只能隐蔽于水车镇。后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灌阳,瑶族首领找到红军,也被红军热情接待了。陈列馆中还留下了当时灌阳瑶族的民谣。(通讯员 吴思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7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