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银河,地上汉水”汉江作为陕南地区的母亲河,水源地孕育了丰厚的乡土人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秦山汉水 江澈村安”赴汉江流域村镇水体污染状况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27日、28日前往汉中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了解乡土文化,调研农村水质。
游历村史馆,学习创新精神
实践团师生前往汉中市南郑区汉山村进行走访,村委会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的到来。
据了解,由于环境恶劣、交通闭塞,汉山村在过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山村,贫困率一度达到35%,并经常发生各类纠纷。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创造性地将全村划为11个院落,实行“院落自治”,每个院落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主事。“院落自治”很快便有了理想的成效,当地的民风迅速和睦起来,汉山村也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近年来,汉山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休闲景区,建成了农业商品产业园,村民人均年收入提升万余元,全村更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
在汉山村副书记杨华喜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汉山村村史馆。村史馆作为记录和展示乡村历史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通过收集、整理、展示乡村的历史文献、实物、图片、影像等资料,生动地再现了汉山村的发展轨迹和变迁历程。这些资料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汉山村史馆还通过讲述汉山村杰出人物的优秀事迹和奋斗历程,弘扬了汉山村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这些精神是汉山村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村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断前行的力量支撑。通过村史馆的展示和宣传,可以激励更多人学习和传承这种创新精神,为乡村的振兴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水是发展的基础,是村子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乡村和高校携手合作,共同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村子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提及实践团此行目的,杨华喜书记给予高度认可与期望。
漫步博物馆,传承开拓精神
实践团师生前往汉中市博物馆进行参观游览,感受汉江水源地的村镇历史与文化。
汉中市博物馆,一座古朴而庄严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古汉台之上,仿佛一位智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实践团成员们一踏入博物馆,就被那浓厚的历史氛围所深深吸引。
在褒斜古栈道陈列室里,实践团师生了解到了在秦岭巴山之间蜿蜒穿行的古栈道,以及古人在陡峭的山壁上修建栈阁、铺设木板从而形成栈道的艰辛历程。这些栈道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通道,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精神的象征。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古人勇于开拓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采集汉江水,弘扬环保精神
实践团师生根据前期规划,先后前往汉中市濂水河、冷水河水域采集汉江水样。实践团将在排污口下游水体收集水样,经实验室科学检验后,得出水体污染物类型、各参数浓度等初步结论。经后续数据分析,实践团将整理出汉江水源地农村污水整治优化建议,从而助力乡村人居环境的提升。
实践团在调研过程中同时注意留存影像资料,例如河流的流向,取样过程,排污口分布,还有河流的分叉口以及合并口等,以便对汉江流域水环境进行全面剖析,识别影响汉江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讯员 赵柯焱)
一泓碧波三千里,书写汉中新画卷。实践团成员在本次实践中上了一堂意义丰富的大思政课。乡村振兴,需要领导班子勇于创新、全体村民团结奋斗。实践团将与村民们一起,为汉中市乡村振兴、汉江水源地生态保护贡献力量,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7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