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楚绣未来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承古拓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大学生调研团“承古拓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0日赴楚绣阁调研学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楚绣。团队采访了湖北省非遗楚绣代表性传承人:汪宣珍老师,探索、传承这延续了千年的辉煌灿烂的非遗文化。团队成员们通过与汪宣珍老师对话,在楚绣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传承现状与挑战以及保护和发展对策上在获得了宝贵的材料与启示。

在开展实地调研之前,团队成员做好了早期的文献资料收集。楚绣存续了3千多年之久,是中国刺绣艺术的活化石。楚国诗人屈原曾在《楚辞·招魂》中,如此描绘楚宫丝织的华丽:“翡翠珠被,烂齐光兮,蒻阿佛壁,罗帐张兮。纂组绮缟,结锜璜兮。翡帏翠帐,视高堂兮。红壁沙版,玄玉梁兮。被文服纤,丽而不奇兮。”在内容上:楚绣绣样以灵动的动物为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凤纹、龙纹、虎纹、鹿纹等纹样,还有卷草花卉纹样,这样动物植物同处一画,温馨自然,表现出了自然界中的生机与和谐的场面,亲历楚人在现实生活中展现的高雅审美情趣和奔放不羁的热情,直面楚人狂放、自由生命的凤凰磐涅。楚人的生命活力,在这些线条中也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在技法上:楚绣的针绣技艺讲究“齐、光、直、匀”,要求用线匀称,针脚细腻,疏密相间。楚绣绣工纹饰极其精美,纹样在繁杂中中有规律,神奇且浪漫。楚绣具有精湛的技艺特征与审美情趣,有它独特的针法与技法奇迹,主要以锁绣和钉线绣为主。

图为拍摄于阁内的楚绣绣品。魏宏琳 供图

汪宣珍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楚绣的历史,以及她自己与楚绣的经历。汪宣珍老师的师父王孝珍老师,一辈子坚持刺绣,每天刺绣时间长达八小时以上,哪怕年已七旬,但从无懈怠。这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工匠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汪宣珍。楚人崇尚龙凤,楚绣多以龙凤为基本元素,她从简单的图案临摹开始,专研楚国刺绣的精、细、满、平、亮等高端针法,从小件绣样到大幅绣品,古楚文化在她的指尖上一展神韵。学习越深入,汪宣珍就越为楚绣及其中蕴含的楚文化而自豪。

在这里,他们亲眼见到了王老师制作的一系列楚绣绣品,特别是那些惊为天人的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极富创新型的绣品。他们每一件都散发出独特、浓厚的文化气息。随后,汪宣珍老师为实践团展示了她刺绣的过程,成员们站在一旁,仔细的观看着刺绣的过程。这一针一线似暗藏玄机,或如宿命一般,来回于革皮之中。恰到好处,实乃汇然之作。汪老师有条不紊,手如游丝。细诉此处用的是楚绣特色锁针针法。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观看学习楚绣技法。魏宏琳 供图

在采访中,他们问:楚绣的传承价值是什么?她笑回:对于闲下来的劳动妇女,这是自己增加收入的好机会;对于我们传承人,这是自己应当肩负的责任。楚绣作为文化遗产,值得被传承下来;对于你们大学生而言,身怀绝技,才是立足之本。采访完楚绣传承人让实践团深受触动。他们对楚绣的热爱与坚守令人钦佩,数十年如一日,传承着这古老的技艺。楚绣中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是历史的沉淀。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传承的力量和责任,也明白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他们每一个人的关注和努力,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瑰宝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

图为实践团在采访传承人汪老师。魏宏琳 供图

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对楚绣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承载了楚韵遗风,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楚绣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手工艺面临着被现代化的冲击。然而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和创新,楚绣正在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出现了卷轴挂画、楚绣摆件、扇子、包包、书签、茶杯垫、镜子等新的生活用品,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通讯员廖宇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3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淮师大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返乡活动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张才干,做……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淮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

为了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3日赴安徽省芜湖市开展普法教…… 卢芳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近日,淮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支由热血,具备法律基本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以法律宣传……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三下乡至铜川玉华宫
生态玉华宫,共绘新蓝图2024年8月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组织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铜川调研玉华宫生态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陕西省铜川市玉华宫风景名胜区,围绕生态…
汽院“小火柴”:智慧助老,温暖前行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小火柴梦想助航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份前往十堰市房县多个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智慧助老举措1.智能硬件普及: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通过语音识别、人脸…
汽院“小火柴”:温暖前行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不便。为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国启动了“智慧助老”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科技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
守望民歌历史,传承千年之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文化调研“承古拓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7月12日赴荆州马山镇文化站参观学习当地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当地文化站位于马山镇人民政府对面,是马山镇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
情系乡野展担当 乡村振兴共前行
7月3日-9日,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筑梦实践队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民主镇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结束。活动期间,筑梦实践队积极与当地村干部联系,深入开展了多种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乡村田间…
实地探研,产业兴农促发展
实地探研,产业兴农促发展筑梦实践队以实地调研为方式,致力于探索产业促发展的新路径,围绕“白竹、民宿、湖羊、茶叶”四大特色产业,为马边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民主镇地处高山河谷温湿地带,当地因地制…
文化寻踪,匠心传承焕新生
文化寻踪,匠心传承焕新生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文化传承正成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筑梦调研团队深入挖掘民主镇丰富的文化资源,探索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之路。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副食公司仓库物流实践体验 ————探索高效运营
副食公司副食公仓库物流实践体验————探索高效运营背后的秘密2024年暑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学子们迎来了一次独特的学习机会——走进副食公司,亲身体验并深入了解副食产品的生产运输…
悉心答疑怀热枕,如日方升启新程 ——“热诚解惑,助力启航”迎新咨询台活动
为保证新生报道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帮助新生快速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增强新生的归属感,助力构建和谐友好的学院环境,生命科学学院大学生党员服务站于9月7日在方荫楼三区一楼大厅精心策划并举办了“热诚…
“我们的第一个教师节”——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
“我们的第一个教师节”——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对于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们来说特别而又难忘。他们不再是往日的学生模样,而是站在三尺讲台之上的青年教师。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