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的五星浸润人心团队成员从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出发,前往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以实地探访的方式深入了解红军长征足迹。如今,红色文化资源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和理想范式田,它有多方面的德育功能。充分拓展红色文化资源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保证。龙胜红军岩不仅是红军与当地瑶民交流、传播革命理念的见证地,更是当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红军岩原名龙舌岩,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红瑶寨,为一从坡土中斜伸出如龙舌的巨石,座东南朝西北。1934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冲破沿岸第四道封锁线 ,翻越老山界于10月4日分三路向龙胜进发。第三路红三军团途经泗水乡周家村白面瑶寨龙舌岩处,深入瑶寨与瑶民余凤生等促膝谈心了解少数民族疾苦和当年瑶胞抗暴史实,且赠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同时通过他们请曾参加桂北瑶民起义幸存的小头领至此岩召开座谈向到会瑶民致以亲切慰问为求全民解放指明出路,鼓励继续斗争,在 “龙舌岩”上写下了“红军绝对保护傜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的标语。当地的成员表示,高中时老师曾给他们讲述过,过去瑶族的“瑶”字都被官府加上侮辱性的反犬旁,如今红军把它变成单人旁的“傜”,是共产党把瑶胞当人看,是共产党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体现。后来,瑶民把标语用錾子刻下来永久保留。
(图为红军岩。 洪晓微供图)
观红色旧址,走“微型”长征路,缅怀英烈。广西师范大学五星浸润人心团队到达白面瑶寨路口,醒目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龙胜红军岩”几个大字映入眼帘,沿着蜿蜒的小路,踏上青石台阶, 行走数步,就能看到凌空伸展的红军岩。这块位于寨脚的奇石,从半山腰横伸出来的数十米,形状似巨龙伸出来的舌头,因此,得名“龙舌岩”。红军长征经过此处,在岩石上刻下“红军绝对保护傜民”“继续斗争,再寻光明”激励人心的标语,如今,在村民们的保护下,岩石上的字迹依旧隐隐可见。解放后,瑶胞们为纪念这一段难忘的历史,把“龙舌岩”更名为“红军岩”,并在“红军岩”旁边修建了一座纪念亭,以此纪念红军长征经过瑶寨的珍贵历史。
接着,团队成员穿过高大的枫树林,走进瑶寨内。抬眼望去,是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大块的稻田,环境清幽静谧。在村民的指示下,成员们来到此次重要调研地点——白面红瑶博物馆。
(图为白面瑶寨博物馆大门。 洪晓微供图 )
博物馆整体为木质结构,馆内布局为回形走廊,墙壁上有红军长征路线图、战役介绍等图片文字介绍,透明展柜里陈列着当年红军遗留在瑶寨的弹夹袋、红缨枪头、电话听筒等物品。墙上的文字详细地介绍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信仰,传播革命火种。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和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如同时光的门户,带领团队成员穿越到那个艰苦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正在观博物馆 。洪晓微供图 )
整个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对博物馆馆前栩栩如生的铜雕塑印象最深刻,讲述的是红军在瑶寨“古道惜别”的故事。
(图为雕塑—古道惜别。洪晓微供图 )
红军队伍为了快速行动,把脚受伤不能行走的红军战士留在了余凤生瑶族同胞家中养伤。余凤生冒着生命危险,带着红军战士在山洞或窑洞里四处躲藏,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兄弟感情。临别前,红军战士把身上一件最珍贵保暖的破烂棉衣赠送给余凤生。雕塑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与瑶族同胞交流、一起生活的场景,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重现,更是对红军与当地民族鱼水情深的生动展现。
在返程交流中,团队成员深情地表示:“参观完红军岩和博物馆感触很深。之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红军长征故事。如今,这次实践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红军的不易与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真是一堂十分生动而鲜活的红色文化德育课堂!”
通讯员 洪晓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0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