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灵启濯水,寻脉黔行”志愿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三门社区拜访石鸡坨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刘沛良,感受石鸡坨文化魅力。
择一事终一生,匠人心永不易
黔江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始于宋朝末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出生于“土陶世家”的刘沛良从小就跟着爷爷、父亲学习制陶技艺。作为第29代传承人,选泥、炼泥、拉胚、造型……每一步都凝结了刘沛良毕生心血。
在纷扰浮嚣的时代,总有人以匠心,守初心,择一事而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刘沛良在家族的熏陶下,坚定地选择了传承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这条道路,而这一做就是六十余载。他在面对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复杂、人力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大以及濒临失传危机的难题时仍然一如既往的坚持。“三十多家土陶作坊相继倒闭,如果让流传千年的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在自己手中失传,那么就是对不起‘天理良心’”刘沛良说道。怀匠心,践匠行,做匠人。刘沛良说,制陶不仅炼人更能炼心,60多年的选择与坚守,让他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懂得用“美”回报时光与岁月,用“爱”传承文化与精神。
图为刘沛良家中悬挂的旧照。 郑诗漫 摄
国家政策助传承,社会各界促发展
2002年,国家开始提倡“非遗”,加大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保护。这不仅给石鸡坨土陶带来了机会,更是让刘沛良这样的民间艺人看到了希望。“政策来了,资金也来了。”刘沛良说,随着非遗的推动,不仅有钱发展作坊,而且从那时起,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精神需求也迫切需要得到满足。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黔江石鸡坨土陶,业余爱好者不远千里前来学习,制陶专业人士在此交流心得技法,刘沛良更是尽己所能,倾囊相授自己传承的技法。
为进一步促进土陶工艺的进步,刘沛良父子开始尝试制作工艺性更强的茶具、摆件、装饰品等物,通过增强工艺品的艺术感和设计感,来提升陶器的附加值。同时更改传统的家庭作坊经营模式,扩大产业规模,现在,刘沛良父子已拥有一个集展览、展示、销售、培训、体验为一体的土陶馆,新增多种土陶制工艺品以满足大众需求。产品受到多方青睐。石鸡坨土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他们学习传播并发扬到海外,从低中高端多层次发展,曾经近乎消失的土陶工艺如今又重获新生。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刘沛良采访。 郑诗漫 摄
青年寄语——技艺是最大的本钱
访谈进行至尾声,刘沛良就当代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念,他说道:“传统技艺蕴含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土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绝不可在时代的洪流中遗失的。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责任。这不仅要求新一代学习和掌握传统技艺,更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和发展这些技艺,使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焕发新的生命力。刘沛良还提及,学习一门手艺,就一定要学成,学佳,学精,不可半途而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种精神显得尤为珍贵,它鼓励人们慢下来,用心去感受和创造,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持续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石鸡坨土陶制作技艺是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包含了石鸡坨的历史记忆。正所谓:“时序更替,万象更新;文脉赓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离不开每一个人。每一团泥土在手中成形,不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心灵与古老文化的深深对话。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成员们对非遗文化的认识,更激发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了实践团成员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立志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使者。
图为实践团队员与刘沛良合影。 郑诗漫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9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