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雕塑之魂,匠心独运 —— 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队研学郑宜波雕塑馆纪实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 作者:至“善”至“美”

雕塑之魂,匠心独运 —— 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队研学郑宜波雕塑馆纪实

(通讯员 李思佩 张舒钠)2024年7月17日,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队踏入了郑宜波雕塑馆,开启了一场关于雕塑艺术深度探索的文化研学之旅。在这里,艺术不再静默,它于雕塑的每一笔刻画中生动绘就,创作之火永不熄灭。石魂虽静,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勾勒出灵魂的深邃轮廓。雕塑的世界里,思想与坚硬的材质交织共鸣,每一次敲击、每一刀雕琢,都是匠人心血的倾注与独运匠心的诉说。在这场与雕塑的对话中,艺术与石头共舞,共同演绎着超越时间的不朽传奇。

01.雕塑铭记时光转,助力家乡绘蓝图

郑宜波,广东海丰人,青年雕塑家,200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是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美术学院外聘助理研究员、广州雕塑院客座雕塑家。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梁明诚雕塑工作室负责人。

图 1郑宜波先生生活照

郑宜波雕塑馆位于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内,东西向展开,湿地围绕。该馆由青年雕塑家郑宜波发起并建设,意在将自己和导师梁明诚的作品带回故里,发扬雕塑美学艺术,用行动和文化艺术反哺家乡。现在雕塑馆成为联安镇“一场四馆”的重要建设之一,为联安镇“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绿美生态画卷增添了一抹温情色彩。

图 2实践队成员于郑宜波雕塑馆前合影

作为一个青年雕塑家,郑宜波先生以其独到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巧妙地将传统民间石像雕塑的精髓与现代雕塑艺术的理念相融合,在他的创作中,写意与写实并行不悖,圆润的线条勾勒出传统美学的温婉韵味,而细腻的肌理则展现了现代雕塑对真实与质感的极致追求。

图 3、4 郑宜波先生部分雕塑作品

02.雕塑漫步赏意境,妈祖雕像蕴古韵

在讲解员老师生动而专业的引领下,实践队的成员们踏入了郑宜波雕塑馆,开启了一场探索雕塑艺术之美的奇妙旅程,感受艺术与心灵的碰撞。随着讲解的逐渐深入,一件件风格迥异、独具匠心的雕塑作品展现在众人眼前,它们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

在讲解过程中,成员们深刻认识到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形记史,以形铸魂,连接过去与未来,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传递与心灵共鸣的纽带。

图 5、6 讲解员介绍和实践队成员参观

成员们聚焦并深入学习了郑宜波先生的馆藏雕塑作品《五身妈祖》,这部力作紧密围绕妈祖文化展开,郑先生通过详尽的调研与对妈祖精神的深刻理解,历经无数次雕塑技艺的锤炼与升华,成功塑造了五尊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辉映的妈祖雕像。这五尊雕像,每一尊都独具神韵,仿佛活灵活现地跃然于眼前,她们形态万千,或温婉端庄,或威严慈祥,手持之物与手势各异,无声地诉说着各自的故事与使命。《五身妈祖》不仅是对妈祖作为海上守护神威严与慈悲的颂扬,更深层次地,它寓意着宇宙间万物既相互独立又和谐共生的哲理。五尊雕像的排列与呼应,恰似自然界中相生相克、分合有序的规律,引人深思,让人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共鸣与启迪。

图 7《五身妈祖》石雕作品

03.感悟雕塑艺术魂,携手共绘文化兴

在此次郑宜波雕塑馆文化研学活动中,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得以近距离感受雕塑艺术的非凡魅力,领略到郑宜波先生对雕塑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那份反哺家乡的深厚情怀。此次体验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更激发了他们投身家乡文化旅游发展的热情。以文化研学为契机,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积极将团队的文创设计注入联安镇的文化建设之中,为联安镇的文化旅游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

结语

一雕一琢,情感流淌其间;一凿一刻,悲欢跃然纸上。这些用心铸就的雕塑,连接历史文脉,勾勒出跨越时空的思乡情愫,成为永恒的记忆篇章。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文化是对乡土情怀的深情回望,更是推动家乡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

至“善”至“美”实践队携手并进,以文创为笔,以宣传为墨,促“鹭影禾香”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勾勒和美联安新画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3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古韵今风——探索官桥吴村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成就
【团队名称】吟霖队【团队主题】古韵今风——探索官桥吴村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发展成就【指导老师】徐扬,江玲玲【团队成员】黄耀东、蒋敏、张群驰、陈章、周忠言、吕凯悦、程之韵【实践时间】2024年8月15日-8月16…
探寻金山花炮,赋能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挖掘和弘扬地方民族节日文化,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024年7月12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青年实践服务队前往崇左市左州镇进行了一场民族节日文…
站在起点话出发,敬读长征向未来
提及长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地方。90年前,8万余名红军战士就是从于都集结出发,星夜渡过于都河,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2024年7月30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长征源头悟初…
防溺水知识进社区,守护儿童安全
防溺水知识进社区,守护儿童安全2024年7月9日,小火柴梦想助航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负责人王灏宇的带领下,来到了十堰市华悦社区,为这里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且极具意义的防溺水知识科普活动。夏日炎炎…
长征源头水,映照赤子心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不竭动力。为了更加深刻地感悟长征精神,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7…
广州新华学子三下乡:探乡村振兴之路,绘文旅融合新篇
探乡村振兴之路,绘文旅融合新篇——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深入联安镇“鹭影禾香”示范带纪实(通讯员陈金格张舒钠)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社会实践队继续前行,于…
童心助力,共筑防溺水安全网
童心助力,共筑防溺水安全网2024年7月9日,小火柴梦想助航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十堰市华悦社区,带领着一群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小朋友们化身宣传达人,前往百二河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活动。夏日的百二河,波光…
郑大学子走进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助力红色血脉绵延传承
导语:2024年7月3日,郑州大学“驻马店”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5人,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对历史的深刻探寻之心,踏上了前往河南省驻马店市的征程,参观“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革命事迹展”。驻马…
羽动青春,活力华悦
羽动青春,活力华悦7月,小火柴梦想助航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十堰市华悦社区,与社区的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了一场充满活力的羽毛球运动盛宴。阳光洒在华悦社区的运动场上,志愿者们和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交…
探寻泾县龙窑制陶非遗手艺:与当地政府共话传承与发展
探寻泾县龙窑制陶非遗手艺:与当地政府共话传承与发展在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的引领下,我们团队怀揣对传统文化热爱,深入泾县,近距离感受并探寻了龙窑制陶这一非遗手艺的独特魅力。此次旅程,我们不仅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