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打造“智绘果园”,高效水溶肥助力大连桃农

来源:辽宁大学化学院 作者:刘俣彤

引言:

瓦房店市,作为大连地区油桃生产的重要基地,其桃树栽培面积已达到15.2万亩,年产量高达24.67万吨,稳居全国油桃产业的核心地位。面对部分桃农在产量提升和化肥使用方面的挑战,辽宁大学化学院的三名本科生自发组建了“‘乡’遇仲夏队”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5日至8月15日,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以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推动油桃产业的绿色转型。

一、实验室的严谨探索:精准测量,科学预估

实践团基于以往实验的成功经验和对瓦房店市果园土壤条件的深入分析,选择了大量元素水溶肥作为研究对象。

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实验室中,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对选定的肥料进行了氮、磷元素的定性显色实验,以精确测定其元素含量。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操作和数据汇总分析,团队成功评估了该肥料的效果,并初步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图为同学们在查看实验数据。张乐乐供图

此外,实践团还利用气相色谱仪等精密仪器,对果园样本进行了全面的有机含量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桃子中的糖分、酸度、维生素含量,以及叶片样本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状况等多项关键指标。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即将进行的田间试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提升果园产量和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果园的实地实践:深入果园理念推广

实践团带着实验室的最新成果和满怀热情,启程前往大连瓦房店市。此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大量元素水溶肥技术引入田间地头,以促进当地桃农提高桃子的产量和质量。

抵达瓦房店市后,实践团首先与当地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了果园的基本情况以及桃农在肥料使用方面遇到的种种问题。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团队成员们更加明确了科学施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此外,实践团还参观了当地农户自产的有机肥料发酵工厂,深入了解乡村桃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一实地考察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对有机肥料生产过程的认知,也为他们提供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机会。

图为同学在与当地果农进行交流。李彩贺供图

图为同学们观测果实形态。李彩贺供图

方案动态调整因地制宜合理操作

在深入调研和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实践团针对瓦房店市果园的实际情况和桃树生长需求,对原有的施肥方案进行了精细调整。

根据当地桃农的建议,该品种桃子在上市前将不再需要额外施肥,以避免过度施肥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新的施肥计划预计将在下次开花期和膨果期实施,具体时间为8月底至9月底施用基肥,从第二年的3月开始,每15天施肥一次,每次施肥量控制在一公斤以内。这一时期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桃树根系的吸收。

在接下来的实验期间,实践团将定期进行田间观测,详细记录桃树的生长数据,包括叶片颜色、枝条生长情况、花朵数量与质量、果实大小与色泽等关键指标。此外,团队还将采用科学方法分析土壤肥力的变化,以评估施肥方案的持久效果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结语: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天,辽宁大学化学院的三位学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科技兴农”的内涵与意义。团队的努力不仅为瓦房店市的桃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三位学子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更是一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相信此次付出和成果,将永远镌刻在瓦房店市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成为激励更多大学生投身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

图为同学们合影。刘俣彤供图

(通讯员 刘俣彤 张乐乐 李彩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东医学子——溯之我源,馈之我乡

广东医科大学“溯源”三下乡服务队本着“溯之我源,馈之我乡”的服务宗旨,以农村留守老人健康养老为主题,于广东湛江吴川覃巴镇吉兆村以及那碌管区那面村开展三下乡活动,使得老有所养…… 陈心雨 简文晓 大学生网报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学子——送医下乡,造福乡亲

7月15日广东医科大学溯源三下乡服务队于湛江市吴川覃巴镇吉兆村开展一个针对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的义诊活动。…… 陈心雨 简文晓 大学生网报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广东医科大学“溯源”服务队—义教之星火,人生之灯塔

义教传真心,溯源系真情…… 杜志媚 广东医科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最新发布

绿色行动,分类生活:理院引领绿色新风尚
在这个炎炎夏日,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假期的悠闲与放松之中时,常州工学院理学院的一群青年学子却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踏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对绿色地球的深情厚谊,用汗水浇灌着环…
红色西瓜籽队追寻历史遗址,感悟红色文化
红色西瓜籽队追寻历史遗址,感悟红色文化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红色文化资源,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王坪红军烈士陵园开…
红色印记: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深度探索
在这个充满意义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首站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地。与馆长及宣传科副科长的深入交流,让我们仿佛穿越回那段峥嵘岁月,深刻感受到…
实践感悟:领略非遗魅力,拓展志愿服务
为领略非遗魅力,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拓展志愿服务活动,2024年7月1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茵茵绿芽·国学风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汉字未来开展“漆绘东方韵…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学子三下乡:感恩、成长、展望—— 小候鸟班休业式
炎炎夏日,随着暑假的尾声悄然而至,为期2个月的“小候鸟班”也迎来了它的休业式。休业式在福利院小候鸟托班教室举行,虽然天气炎热,但大家的心情却异常激动。走进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屏幕上的文字—…
红旅小队宣讲日
党的二十大宣讲日今日,党的二十大宣讲工作持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今日组织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宣讲团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给广大儿童群众。宣讲内容紧扣党的二十大主题,深…
深入铁门关市香梨田,调查梨树腐烂病发病情况
深入铁门关市香梨田,调查梨树腐烂病发病情况梨树腐烂病主要发生在七八年生以上的盛果期梨树上,是梨树重要的枝干病害。其症状表现为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椭圆形或不整形,水渍状,稍肿起,用手指压之,病…
青春心向党,青川筑梦行 ——“青春青川”社会实践队2024年暑期“三下乡”少年宫活动圆满结束
2024年8月13日—8月23日,广元市青川县团委联合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青川”社会实践队于三锅镇、木鱼镇两地中心小学校顺利开展了暑期少年宫活动。此次实践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
剪纸艺术进社区,传统非遗展魅力
为了让孩子们深入体验中华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同时提升他们的创新与动手能力,7月9日,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绘梦童心,剪映未来”志愿团队,走进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武宜村,举办了一场传…
陕工学子青春三下乡:茯茶古韵 文化探源
为进一步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非遗+产业”新路径。7月17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赓续文脉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前往中国茯茶传习馆、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