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梅岭之音突击队赴望牛墩镇助力七夕文化活动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刘建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在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许子豪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梅岭之音”突击队10名成员于8月8日奔赴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简介

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是望牛墩镇委、镇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文化新城”的号召,立足本地得天独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把传统的“七姐节、摆贡案”活动,进行升华提炼培育的,在全省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文化品牌活动,是岭南民俗风情的一朵“奇葩”,具有广泛和深厚群众基础。其主要风俗和表现形式是“七夕贡案”的制作和展演。

本次活动“梅岭之音”突击队在望牛墩分别进行了记忆馆,贡案和图书馆三处志愿活动。

水乡公园记忆馆

8月9日上午,突击队的部分成员进入水乡公园记忆馆内,引导游客参观浏览,维持馆内秩序。队员先是对馆内展品、藏馆结构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熟悉,他们认真研究了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在充分准备之后,突击队队员开始了轮班站岗,耐心地指引游客,为游客介绍展品,确保每位游客都能获得丰富而愉快的参观体验。

在为期两天的志愿活动中,我们不仅对望牛墩当地的历史风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农耕文化的传统技艺、学堂教育的历史演变、以及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等等,还通过与游客们的互动和交流,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当地人的风俗人情。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不同背景的游客沟通,如何传递和分享文化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我们更加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同时也激发了他们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热情。

文化广场七夕贡案

8月8号晚上,突击队的部分成员在望牛墩镇文化广场的贡案展列区进行了志愿者服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珍贵的贡案,同时引导游客有序进行参观。在服务过程中,突击队队员展现出了极高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确保了贡案的安全和游客的良好体验。

8月10号晚,突击队队员再次集结在文化广场,参与了‘鹊望七夕’这一盛大活动。他们在舞台和贡案区进行了志愿活动,为大批游客提供了整齐有序的展览机会。他们不仅确保了展览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了舞台活动的圆满完成。在忙碌的志愿工作中,队员们并没有忽视对贡案的深入了解。他们认真阅读了每一件贡案的介绍,通过一个接一个的贡案模型,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通过这些贡案模型,队员们了解到了望牛墩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对当地的农耕文化、手工艺、传统节日等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这些贡案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反映了望牛墩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保护贡案、维护现场秩序的同时,我们也与游客进行了积极的互动,热情地解答游客的疑问,分享了贡案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让游客对望牛墩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鹊望七夕之图书馆活动

8月9日上午,我们的突击队部分成员踏入了图书馆的大门,开启了为期两天的特别行动。在这里,他们不仅仅是秩序的守护者,更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创意的激发者。

引导小朋友们动手制作戒指、发箍、梳子和扇子,我们的突击队队员耐心地教导,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在这个充满爱的节日里,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的礼物,向亲朋好友表达他们的爱意。一枚戒指,一把梳子,不仅承载着七夕的浪漫,更传递着孩子们纯真的情感。

我们也深入参与其中,与游客亲切交流,分享七夕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这两天的经历,让我们对七夕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添上一抹亮色。

总结

在“乞巧之乡”望牛墩镇,在一年一度的“七夕之夜”文化活动中,“梅岭之音”实践队切身参与志愿活动,服务人民;亲身感受七夕气息,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志愿精神为本次七夕文化活动保驾护航,以青春之力赋能文化品牌,以奉献精神宣扬中华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0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三下乡” | 初心不忘承遗志,红色基因代代传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于7月初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英雄的抗日武……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村振兴走基层 青春聚力正当时

为充分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7月5日-7日,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峨……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暑期“三下乡”丨“乡”约盛夏,青春奋斗正当时!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引领广大青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7月…… 顾耕图 枣庄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爱心陪伴老人 实践点亮暮年
爱老、敬老一直是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是流淌在中国人体内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红星”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20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济南祥和苑老年公寓…
“光”耀乡野,“电”亮能源革命——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赴湖北省天门市三下乡
“光”耀乡野,“电”亮能源革命为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投身电力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助力个人的奋斗轨迹与国家的宏伟蓝图交相辉映,7月5日至7月6日,华中科技…
“数字兴旅”突击队赴阳东县东平镇开展利用新媒体助力文旅宣传拍摄活动
前言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广东“百千万工程”政策号召,于7月8日至12日,派遣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数字兴旅”突击队,赴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数字兴…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下乡:暖心公益性,点亮微心愿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优秀传统美德,积极倡导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24年8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暖心公益行,点亮微心愿”实…
蓝莓产业引领前行,助力时代乡村振兴
2024年7月7日至2024年7月8日,安徽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绘制‘莓’好蓝图队”团队前往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裕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展开了为期两日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
广西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以“桔”兴农,以“新”助质
(通讯员谢宜容谭先慧玉莹姚学艺)2024年8月28日,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质农创先锋队深入桂林阳朔县,展开了为期数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全面了解阳朔县金桔等特色农产业发展…
“电”燃七彩假期,引亮求知明灯
为梦想插上翅膀,长跑助力成长。为进一步丰富我省乡村儿童假期精神文化生活,7月17日,华中科技大学“电”燃梦想支教队在宜都市松木坪镇中小学,继续开展“七彩假期”支教活动。晨光初泄,校园里的虫鸟渐渐喧…
殷殷寸草心,情暖老人心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优秀传统美德,积极倡导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024年8月1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暖心公益行,点亮微心愿”实践团前往丰都县三合街道…
“电”燃少年风华,奔向更好明天
青春之歌,如火,如电,如盛大地花开。一场相遇,是一节洋溢着欢声笑语的课程,也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旅途。2024年7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电”燃梦想支教队在宜都市松木坪镇中小学“七彩假期”暑期社会…
“电”燃飞扬青春,走进科学天地
生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为进一步丰富我省乡村儿童假期精神文化生活,7月18日,华中科技大学“电”燃梦想支教队在宜都市松木坪镇中小学,继续开展“七彩假期”支教活动。清晨,支教队的队员们早早站在学校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