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陈苁苁 袁楷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积淀,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根基。为深入了解地方非遗文化,探索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策略,2024年8月19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蒲编漆韵”实践团前往雷州市龙门镇的茂德公大观园,开展了关于蒲草编织的调研活动,并希望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将大漆工艺与蒲草编织相结合。
访谈蒲织产品的负责人陈静静(钟浩然摄)
在茂德公大观园中,团队有幸采访到蒲织产品的负责人陈静静老师。陈老师自幼受家庭从事蒲草编织的影响,对雷州本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自2020年2月起,她师从足荣村手作博物馆的蒲织工艺人吴月养女士,深入学习蒲草编织技艺,期望将雷州蒲织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从业期间,陈老师主持研发了多款蒲草产品,尝试从技法、材质、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陈静静老师介绍行业情况(钟浩然摄)
在访谈过程中,陈老师分享了她在蒲草产品设计与研发中的创新心得,并指出行业面临的挑战,比如由于蒲草编织工作的单调性,许多从业者倾向于选择其他同等薪酬的工作;再比如蒲织产品长期以来与廉价、实用相挂钩,本地消费者难以接受高价值的附加设计等。
在众多问题中,有一个痛点引起了实践团成员的注意:蒲草呈中空结构,内部很容易进入水汽导致发霉,同时蒲草纤维比较脆弱,容易断裂。为了增加产品的耐久性,陈老师的团队曾经试图在蒲草表面喷清漆、刷光油,但效果都不尽人意。对此,实践团提出将天然大漆与蒲草相结合,利用大漆的吸湿性和耐磨性来增加蒲草产品的使用寿命。陈老师对这一提议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建议实践团先掌握蒲织技艺再进行融合尝试。
蒲草手艺人进行漂流漆体验(钟浩然 摄)
为了更好地验证和推广实践团的设想,促进两种非遗工艺的结合,“蒲编漆韵”实践团于2024年8月20日再次来到茂德公大观园,为这里的蒲草手工艺者开展了漆艺公益讲座与体验活动。
实践团的负责人李然老师在讲座上详细介绍了生漆及其在漆艺中的应用。在漆艺体验环节,实践团成员协助蒲草手艺人体验漆艺的各种技法,感受传统漆艺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团之前提出的“将大漆融入到蒲草编织工艺”的想法得到了蒲草手艺人的认可,他们纷纷拿出自己制作的蒲织产品进行创新实验:将蒲扇、蒲草收纳筐放入漂流漆中,迅速便捷地获取到美丽的花纹。蒲织产品负责人陈静静老师表示,这样的方法省去了蒲草先染色再编织的麻烦,创作出来的图案也更加灵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拓宽了蒲织产品的创新思路。
实践团成员学习蒲草编织(钟浩然 摄)
漆艺体验活动结束后,为了方便后期更进一步的交流合作,创造出更多大漆与蒲织产品结合的可能性。陈静静老师主动提出教授实践团成员蒲织技艺,她亲自演示了蒲草编织过程,并带领实践团成员动手进行制作,让实践团成员对蒲织产品制作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之后创作奠定基础。
实践团参观茂德公大观园(钟浩然 摄)
通过两天的交流学习,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蒲编漆韵”实践团与陈静静老师对蒲草编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涵盖了蒲草产品的设计、工艺和市场等多个方面。经过沟通与讨论,团队明确了蒲草产品发展的挑战,并提出了“将大漆融入到蒲草编织工艺”的解决方案,之后通过公益讲座和体验活动,让该方案获得了蒲草编织手工人的认可,给予了实践团极大的信心。未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蒲编漆韵”实践团将持续关注蒲草手工艺品市场的发展动态,持续往“大漆+蒲草”的方向持续探索,力求促进两种非遗工艺的相互融合,扩大两个非遗文化的影响力,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为推动蒲织工艺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40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