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响应我校强农兴农教育理念,深入学习并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所展现出强大活力,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荷屿天下”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我国北方最大淡水湖——微山湖以及周围湿地景区和村庄,深入调研在绿色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指引下如何通过依托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新时代新机遇下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实践内容:
一、生态农业:资源多样性+发展多元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7月21日早五点,团队成员乘坐当地渔船来到微山湖红河湿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在渔民伯伯带领下,他们见到了万亩荷花池和与天相连的微山湖水,看到了早起捕鱼和采摘莲蓬的鱼户,体验了撒渔网收地笼等,随后成员们又登上中心岛,在工作人员的热情介绍下,同学们了解到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湿地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在生态农业实施中面临着特殊的机遇与挑战,而红河湿地又被称为中国荷都,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渔业、矿产、野生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为发展多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进而在发展多元化中促进生态农业产业融合。
了解过后,同学们与负责人讨论后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渔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开发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乡村民宿等旅游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生态农业的魅力,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农业与加工业的结合,对莲子荷叶等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如制作有机食品、特色饮品、保健品等,延长农业产业链。第三,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协同,利用湿地特殊环境垃圾发展生物质能源,如沼气发电、生物燃料等,实现能源的自给和循环利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多样性和发展多元性,只有通过推动产业融合,才能够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二、打造乡村新形象:文明+旅游+文化+,打造三加型现代化乡村
随后,团队成员马不停蹄地赶往附近的村庄——莲屿下王村,并与村书记进行交流研究,据了解,原本下王村并没有莲屿二字,并且在之前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因为靠着微山湖可耕用土地比较少,且地势低洼,在八九十年代讯水期经常被湖水淹没土地因此在那个年代经常发生吃不饱饭的情况,人口大量外迁,劳动力大量减少。
后来受到政策影响,在镇政府市政府的大力帮助下以及党中央下达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政策指示下,在每任书记与村民共同努力下,防洪治洪,遏制了这种恶劣条件的产生,为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村庄进行第一次转型升级,但因为经验不足,只注重景区培育建设,而不注重环境保护造成了河道污染等恶劣情况。后来在学习其他成功案例的同时积极加强与景区的交流和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在党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引导下尝试进行第二次转型升级,这一次开始注重强调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风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提升,注重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依托铁道游击队为核心的红色革命文化与得天独厚的内地渔村风景,建设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结合文明旅游,文化孕育的新乡村。在村书记介绍下,结合我们所学专业知识得到了许多关于建设新乡村的经验。首先培育农家乐模式,提供农家餐饮和住宿,加强民俗文化体验模式,感受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增强地方特点特色,依托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农业资源等吸引游客,提供乡村旅游体验。其次,观光农业模式,游客可参与到地方特色的劳动,体验不同的感受,在劳动中获得幸福感,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逐步改善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
最后,对“三加”乡村进行融合,加强规划引领,统筹文明和旅游发展,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和旅游服务能力,加大宣传推广,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莲屿二字正是下王村的鲜明标签!
三、以劳养老:转变社会结构,发展村庄新活力
在数天的时间里,同学们穿梭于湿地景区,深入村庄,与当地村民渔民促膝长谈,了解他们如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和自然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
经过了解,特别令人瞩目的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对当地老年人养老难生活难等问题分析提出了“以劳养老”模式的创新实践。在这里,老年人不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将老人从被赡养者转变成劳动者。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还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为乡村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通过讨论,同学们从政策以及社会观念入手,结合当地的文化习俗,积极走访,与当地村干部们集思广益,这种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村养老压力,更为村庄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和持续动力。同学们积极走访,真真切切的走到民户中去,与当地老人交谈,了解村子发展历史和他们的需求,在走访中的所见所闻让我们观察到,随着“以劳养老”模式的推广,乡村养老问题得到缓解,老年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脸上始终有着快乐幸福的笑容,也为我国社会老龄化严重,社会发展缺乏活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绿色特色旅游的发展使老年人不必依靠体力劳动也可获得收入,通过出售附加产品,延长产业链的同时,村民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也得到了进一步弘扬,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一切都为微山湖区域的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走出了一条有活力可借鉴的乡村振兴之路,也为我国的乡村问题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方案。
实践感悟: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乡村振兴的强大后盾,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方向和保,而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创新精神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同时,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生态、文化、社会的全面振兴,应该紧紧抓住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觉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农大学子,这次实践让我深感责任重大,“纸上得来终觉浅”要走进乡村,了解乡村的需求,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继续秉持初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像微山湖和莲屿下王村这样的地方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美丽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3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