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受乡村脉动,共绘振兴蓝图

来源:丽水学院工学院 作者:Zhang Xiang Luo

感受乡村脉动,共绘振兴蓝图

7月7日至10日,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乡村振兴的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丽水学院霞光拾韵——丽水山村记忆传承录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缙云县双溪口镇,与当地农民亲密交流,共同探寻农村发展背后的故事。此次调研覆盖双溪口村、姓潘村、上周村和东里村,实践队致力于挖掘乡土文化,倾听农民心声,关注农村发展,为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走进双溪口村,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夏日炎炎,阳光灿烂,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选址在了具有丰富红色历史资源的双溪口村。成员们在乡长的带领下,有幸参观了村里一处拥有优良传统历史的故居,这里曾是革命先烈雷克坚生活过的地方。

故居的主人丁爷爷,是一位充满故事的老人。他的家中还保存着40年代革命先烈雷克坚的物品,历经80多年仍极好的原封不动的保存于家中。这些物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精神的传承。走进丁爷爷的家,仿佛走进了一段历史,家中充满了红色气息,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丽水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在这里,实践成员们深刻领悟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参观过程中,乡长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雷克坚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使实践成员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通过参观丁爷爷的故居,实践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

深入上周村,感悟农耕智慧,传承优秀文化

上周村,这个拥有悠久农耕传统的村子,承载着深厚的农耕文化传统。在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村书记亲切接待了实践成员,简要介绍了村子的基本情况,以及村子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上周村人才辈出的盛况。随后,实践成员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参观了传统农耕文化时期所运用的农耕农具,领略了农民的智慧和勤劳。这些古老的农耕工具,见证了我国农耕文明的辉煌历程,也体现了先人们尊重自然、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农耕文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农耕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乡村振兴。上周村正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在这里,实践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为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感到自豪。此次实践活动,使实践成员对农耕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FormatImgID_2##FormatImgID_2#探访姓潘村,感受学术底蕴,凝聚前行力量

姓潘村,以其深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才辈出而闻名遐迩。这个小小的村落,竟然孕育出了17名博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博士村”。村中的一座博士山,铭刻着这些杰出人才的名字和事迹,成为了村子的骄傲和象征。

实践成员踏入了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他们有幸与村中的“农事能手”老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老徐,一位与土地打了数十年交道的农民,讲述了他与土地的不解之缘,以及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挑战下,依然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他的故事,充满了对土地的深情和对农业的坚守,让实践成员们深受启发。随后,实践成员们参观了村里于2023年新开馆的潘寿亮美术馆。馆内陈列着众多优秀的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家的心血和创意。通过解说员的介绍,他们了解到这些艺术品的背后故事,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出村子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追求。

老徐的坚守和潘寿亮美术馆的艺术追求,让实践成员们领略了姓潘村的博士风采和农耕智慧,激励着他们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FormatImgID_4##FormatImgID_4#踏足东里村,体验葡萄种植,启迪电商新思

位于浙江省的东里村,作为“千万工程”项目的建设村,以其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而著称。实践成员深入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走访了村中的一对夫妻,这对夫妻以其精湛的葡萄种植技术和创新的电商推广方式,成为了村里的佼佼者。

在葡萄园中,夫妻俩向实践成员展示了他们亲手种植的晶莹剔透的葡萄,每一颗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勤与智慧。他们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本地的优质农产品推广至全国各地,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为乡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们的成功经验激发了队员们对于乡村电商发展的深入思考。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转化为研究成果,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双溪口村的红色记忆,到上周村的农耕智慧,再到姓潘村的学术氛围,以及东里村的创新实践,每一站都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农民的勤劳智慧,也让他们坚定了服务乡村、助力振兴的信念。他们将把这份来自乡村的声音和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激发更多的青年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乡村新画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6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乡村实践,青年敢为先
机械进万家——起重之乡的新面貌我的家乡长垣位于河南与山东的交界处,隶属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古称蒲邑,春秋时期,卫国依城置蒲邑。前493年,子路为蒲邑宰。孔子游说各国曾至此,称赞子路的功绩“三善至治蒲…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欢乐体育课,爱心共成长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带着满腔热情,来到了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志愿者们为孩子们精心安排…
治水队岳阳探秘,智慧筑安全防线
近日,一支由湖南工商大学精心组建的“大禹治水队”踏上了探索与实践的征程,该团队由11名师生组成,旨在通过深入调研,为沿江城市复合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及韧性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创新思路。此次调研以全国…
践行学党史,寻脉于毗陵
为深入了解新四军的辉煌历史和廉洁思想,8月10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党史践行先锋队”的成员们参观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这次参观旨在感受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坚定在新时代继承和发…
家访连心,助学筑梦
家访连心,助学筑梦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全国教育大会号召,进一步加强国家资助政策的普及与落实,2024年7月12日,由教育部门组织的暑期家访实践小组展开了对留校困难学生的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
大学生三下乡助力岳阳市复合洪水灾害研究
2024年8月20日,来自湖南工商大学的大禹治水团队来到岳阳市参与三下乡活动,助力岳阳市复合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及韧性治理研究。该团队深入当地,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为当地的灾害应对和治理提供了有益的…
青神竹韵,绿动乡兴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文化传承需承百代之流,会当日之变。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应秉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承时代之风云,汲取百年底蕴唱响文化繁荣“新曲”,以自信自强、与时偕行的传承姿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
创益课堂促教育,深入一线悟振兴——南京大学南商筑梦团实践纪实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泾源县杨岭村考察时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泾源县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于2019年4月脱贫摘帽。近年来,泾源县持续推动产业…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子三下乡:画笔描绘梦想,爱心助力成长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带着一颗热忱的心,来到了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支教活动。在这段时间里,一场以“画车”为主题的画画…
点点星光为梦想助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小火柴梦想助航志愿服务队联合华悦社区志愿者们顺利举办了助学开班仪式,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以及家长没时间照看的小孩子开放。活动中,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