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农村,非遗传承与乡村生活息息相关,与乡村发展血脉相连。公共管理学院“茶香瓷韵”乡村振兴调研团到禹州市神垕镇、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乡,走进制瓷非遗传习所、钧瓷经营户、茶山经营户开展劳动实践。
为响应“将非遗工坊建设作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的号召,实践团来到神垕,探寻这座炉火千年不断的钧瓷之乡的振兴新增长点。“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釉色斑斓艳丽,造型古朴典雅,深蕴古老的民族神韵,作为国礼被广泛用于外交领域,博鳌亚洲论坛上赠送给与会的“祥瑞瓶”、东盟博览会上钧瓷《海宴鼎》被赠送给十一国领导人……而钧瓷发展却面临外热内冷的局面。面对神垕钧瓷产业发展现状,实践团充分调研,了解到当地经济发展存在人工成本高、产品国内受众少、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阻碍因素。
调研队从人才振兴角度入手,了解基层工作人员工作开展方式,注重实践成果反馈与长期利用。关注信阳茶旅深度融合的产业升级举措探索学习经验,以因地制宜地经验助力非遗产业发展推动神垕乡村振兴,向当地企业提出“钧瓷盲盒”的创新产品角度,并以信阳“茶山”变“公园”的深度体验就当前神垕镇体验游项目提出优化方案例如学习信阳文旅开设旅游专线,提供定时、定点、定线的服务内容,让游客“在路上”就能拥有“沉浸式”的文化之旅;扩大体验时长,推出体验周服务,以完善的服务设施让游客“留下来”弥补短暂式体验游客无法第一时间看到成品的遗憾,同时激发游客更多的创造性,创造更多符合个人取向的独家定制的一系列建议。
实践成员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注重乡村振兴经验转移,以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为基础,利用人才振兴,注重当前基层工作开展方式,以实际调研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俯下身、沉下心、扎下根,通过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21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