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隐藏款”物产出圈之道——南通大学隐藏款物产科普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钟晓杰

自2024年1月哈尔滨文旅产业爆火带动“南北互礼”之后,众多“隐藏款”物产逐渐显现在公众视野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的要求,来自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隐藏款物产科普实践团以“助力乡村产业经济振兴和品牌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物产与地方产业融合路径,辅以“隐藏款”物产历史文化内涵挖掘,旨在提升公众对“隐藏款”物产的认知与了解,以期推动产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围绕各地已成功申报或正在培育中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展开。在为期一个月(2024年6月28日至7月28日)的实践过程中,调研团足迹遍及南通市、苏州市、常州市、徐州市等地,调研对象主体包括政府单位、企业、养殖基地、社区等。

政策桥梁·地标共融:对话政府部门,共促地标产品发展

6月28日,实践团来到南通市农业农村局,与相关部门领导及农业专家深入交流,了解南通本土农产品的挖掘及推广情况,特别聚焦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培育与申报。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夏沛霖指出,目前已在南通境内评选出六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包括如东狼山鸡、启东绿皮蚕豆等,未来应当积极发挥江海冲积平原独特的地理优势,凸显盐水养殖特色并大力推广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如紫菜、麻虾、河豚等。

7月2日,团队成员来到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通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了解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流程、政策支持及品牌建设策略。截至目前,南通市已有14件地理标志产品与32件地理标志商标申报成功,位列全省第三。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处王茜处长表示,将持续重视地理标志资源的调查摸底及其潜力挖掘,指导精准培育,并将在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的挖掘和推广方面采取多样化策略,努力实现“用好一件地理标志、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工作目标。

7月24日,实践团来到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进行实地调研,南通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方志处兼秘书处处长邓永定、副处长焦学健、主任科员王婷与实践团队成员围绕如何借助地方志等专题资料与数智技术手段,做好“隐藏款”物产的科普宣传工作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邓永定表示将与南通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深化合作,积极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提升服务效能,让更多的南通特色物产走向世界。

企业探访·产业洞察:实地调研考察,铸就项目基石

在企业探访环节,调研团率先来到如皋市顾庄村和吴窑社区,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顾庄村支部副书记王晓军表示,盆景产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居民增收,还吸引了年轻人返乡创业,加速产业升级。盆景照料也成为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组成部分,为顾庄村带来了经济与社会福祉的双重效益。在吴窑社区特色水蛭养殖基地,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宽体金钱蛭养殖过程,见证了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运营带来的绿色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随后,实践团走进了具有百年历史的穆义丰花露烧酿酒工坊。花露烧酒于2014年被列为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穆义丰酒坊作为南通老字号,对南通花露烧酒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先锋作用。穆义丰酒坊有限公司法人季长虹表示,为推动花露烧酒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穆义丰酒坊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研究酿造工艺并积极寻求政府政策支持。同时,酒坊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探索新配方吸引年轻消费者,并通过参加展会、利用社交媒体及与知名茶饮品牌合作等方式扩大市场影响力。

深耕合作·智启未来:共探特色产业新径,赋能乡村振兴新篇

为进一步巩固调研成果,丰富调研视角,实践团将调研范围从南通市内拓展至市外地区,在7月中旬至下旬期间,团队成员赴苏州市张家港滨湖社区、徐州市邳州市碾庄镇、常州市天宁区清凉新村社区、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夏溪花木市场等地开展实地考察。队员们积极发放问卷并结合问卷举办小型讲座,向商家与居民介绍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意义,鼓励商家积极参与申报和推广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李昱彤借暑假赴剑桥大学研学之机,将调研视域延伸至国外,就地理标志产品的打造与推广问题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自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签署以来,地理标志农产品已成为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如何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历史内涵,打造品牌效应,是我国农产品传播独特文化特色、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议题。

团队指导教师徐晨飞副教授表示,借助方志、年鉴等专题资料与数智技术手段,做好“隐藏款”物产的科普宣传工作是乡村产业经济振兴与“土特产”品牌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团队将进一步依托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深度挖掘各地优质物产,形成“隐藏款”物产知识库。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及相关学科理论,构建方志物产叙事服务平台,面向政企公众提供科普知识服务。通过多主体协同联动的方式,讲好中国物产故事,赋能产业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事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0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图书馆岗位实践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随着暑假的到来,为了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我选择了参与图书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图书馆的日常运营,深入了解图书馆在文化传播、知识普及和服务…
青源志愿服务队:不负遇见,未来可期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通讯员文星月)青源志愿服务队主要负责的工农路社区暑期趣味班在7月26日迎来了最后一天,这一天和平时一样,志愿者站在班级门口等着孩子们一个个过来签到,志愿者老师也如常准备着这一天的…
双进行动,常工学子共赴校企合作工厂,扎根生产一线,提升就业本领
(通讯员:邓勇康)为了实现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机会,常州工学院与飞荣达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开展了第一次的校企合作双进行动实习活动。小队的实习项目主题是“扎根生产一线,提升就业…
当志愿碰上“热爱”
在夏季,在邵院,在湾里……经过学院的重重选拔,我有幸成为了外国语学院“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的一员,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短暂的“扮演”了除学生以外的角色,在这短短10天的旅程里,我完成了主线任…
光影中的湾里:教育之花在乡村绽放的温柔篇章
作为“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采风组的一员,在湾里我有着一段特别的经历,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以独特的视角见证了知识的传递与爱的流动,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镜头背后那份不言而喻的感动与成长。镜头一:团…
古韵留香,竹刻技艺传千古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白氏留青竹刻不仅蕴含着深厚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映射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审美理念和工艺技术。2024年7月3日,常州工学…
清洁社区环境,共同美化家园
中国青年网东营8月13日电(通讯员王宪哲)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倡导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扬青少年“爱护环境,不乱丢垃…
青春筑梦,智绘乡村——三下乡路上的璀璨足迹
怀揣着为国家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的崇高理想,我毅然踏上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征途。这个决定,源自内心深处对乡村发展深沉的炽热情感,我渴望以实际行动,深入乡村腹地,洞悉其真实面貌与迫切需求,将所学…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古风今韵话廉政,酉阳党性教育行
中国青年网酉阳7月14号电(通讯员吕涵奕何曼)“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为积极参与实践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
南京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情系云南乡村梦,学子返乡支教行
2024年7月12-21日,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实践促进团赴云南澜沧县老达保村开展聚焦支教、文化传播、文创赋能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