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全面了解现代手工紫砂产业传统和创新的平衡,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陶然材子 不虚瓷行”实践团队前往中国陶都宜兴,深入文化传承地,寻访非遗传承人,进行专访;参观宜兴陶瓷博物馆,学习陶瓷的发展历史和进步。
宜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以紫砂闻名中外,被称为中国陶都。在当代,宜兴紫砂产业不仅是当地的文化标志,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实践团走访当地的非遗传承人和经营陶瓷的商户,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亲身体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独运是为匠心”
实践团走进紫砂文化发源地蜀山古南街,开展实地寻访活动。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商业区,欣赏各式各样的紫砂作品,并且和店家交流。店家介绍了他们所经营的紫砂工艺品,并介绍不同紫砂制品的特点和用途。随后,实践团来到一处手工作坊,实地观摩手工紫砂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和方式。作坊里,师傅手中拿着工具向大家展示,并且介绍了不同作品中纹样的设计。师傅向实践团介绍作坊中的紫砂作品:“每一件都是不一样的,你们现在手里拿着的都是最独特的!”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对传统文化,对紫砂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来传承,发扬这项技艺。
随后,成员们在作坊师傅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制作紫砂壶。拍打塑形,按压整平,修裁齐整。随着底盘的旋转,紫砂壶也逐渐成形。最后,实践团满载而归。
“我们在古南街,仿佛穿梭在历史长河边,看那紫砂经久传承如连绵不断的接力。每一束火炬甚至一缕微光,都被后人捧于怀,植于心,而后砥砺前行。眼前这不仅是质朴无言的器物,更是几代人起伏跌宕又平凡静默的一生。”实践团成员刘梓義感慨道。
日落西山,霞光半现,缱绻的暮光将紫砂的古朴、敦厚、温润,一点点氤氲进这条街巷,勾勒出陶都的别样画卷。
“茶养清气陶蕴心”
实践团来到宜兴陶瓷博物馆参观学习。宜兴紫砂壶始于明正德,嘉靖两朝年间,在明清两朝涌现出大彬,邵大亨等一众名家,在经历抗战的洗礼后,于上世纪中叶迎来中兴一代。在馆中,实践团成员们仔细观赏了近现代陶瓷和古代陶瓷产品的代表作,并且通过所学专业知识,对近现代陶瓷和古代陶瓷产品的差异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紫砂作为服务于茶道的一种器,很罕见的做到了将艺术性和实用性合二为一。紫砂的历史和演变,沉淀下来的审美智慧,是值得细细品味的。有骨有肉藏锋露芒,温润内敛,简远雅致,每一种品格,是壶,是茶,也是人。
实践团成员马子墨在参观结束后说:“这些藏品都制作的特别精美,让我们拍手叫绝。这些造型或恢弘磅礴,或小巧玲珑,都体现出了从古到今陶艺工作者们对制陶的热爱和对更高技艺的追求。”
随后,实践团来到宜兴陶瓷博览中心,对青年陶艺家邹惠芳进行专访。她向实践团表示了欢迎,并展示了紫砂茶艺。在清茶的芳香中,她给实践团的成员们讲解了陶瓷和茶道的关系:“陶瓷是茶的载体,在陶瓷的衬托下,茶才能展现出全部的魅力。它们都是时间的沉淀,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华文明的精髓。”紧接着,她又通过实际操作,讲述了手工制陶的精髓:转圜方寸不过六七,尺矩不过二三;规整自有定数,运用存乎一心。
茶汤清澈,区区一盏中自有静气。材子们在这一缕静气中,寻觅紫砂中数百年的“雅”;也在理解陶瓷材料中,明悟应当追求的“达”。
古人多喜陶,“善用陶器,不必银瓯”。陶瓷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在和邹阿姨交流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从专业的角度来思考紫砂壶的隔热等特性。邓朔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对紫砂的隔热性做出解释“紫砂之所以有隔热的特性,正是因为这种材料是多孔结构,内部的气孔隔绝了热量。”通过交流,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仅体会到了古人智慧的神奇,更加深了对于材料科学的热爱。
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的成员们深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有责任也有义务以实际行动传承非遗精神,弘扬非遗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7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