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玉师学子三下乡:铸民族共同体 促锦绣中华梦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张艳琼 田怡学 马伊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盛世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气象,坚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7月15日—7月21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浸润经典·同心筑梦”民族团结实践团一行近12人,深入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开展了以“民族同心筑兴蒙 长盛不衰团结花 ”为主题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采访当地非遗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聆听蒙元历史故事,聚焦兴蒙乡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讲好当地民族团结先进事迹,集中展示兴蒙乡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精神风貌,同时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特色课程中,并深入兴蒙中心小学开展宣讲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杞麓湖畔的通海县兴蒙乡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居民以农耕生活为主,蒙古族人口占90%以上。兴蒙乡有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喀卓语是这里的官方语言,兴蒙乡中心小学是云南唯一的以蒙古族学生主体且实行双语教学的民族小学,现有三百多个蒙古族学生。志愿者们初次来到学校,就参与到了当地学校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室外体育课:摔跤、射箭等,这些新奇的经验让志愿者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兴蒙少数民族特色的魅力。射箭的男孩们浑身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摔跤的同学也充满着力量,仿佛可以将一切的美好的希望化成现实,感染着我们。他们的眼睛就像两颗闪烁的星星,充满了好奇和活力,仿佛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都想要去探索。

多彩课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阵阵稚嫩的童声从教室传出,这是志愿者在带领同学们放声诵读《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大家与经典同行,开启了一场文学之旅,在朗诵中感悟和传承文学经典,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此外,志愿者们还开展了“民族团结”专题系列活动。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整个会场洋溢着热烈而和谐的气氛。教室的多媒体屏幕播放着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图片和知识,从雪域高原的藏族风情到黔东南古老神秘的苗族,从辽阔草原的蒙古族马蹄声到西南边陲的傣族泼水节,一幅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美丽画卷。随着志愿者讲解的深入,同学也被深深吸引,在最激动人心的抢答环节,同学都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每当有难度较大的题目出现时,人群中还会传来小声的讨论和猜测,大家仿佛都融入了这场知识的盛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次民族团结知识竞赛,不仅是一场智慧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倒,正是因为我们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携手并进,共同维护和发展好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了民族精神的宣讲,志愿者们还对中国精神中“两弹一星精神”展开了专题宣讲,为使孩子们能更加深入的理解宣讲内容,志愿者选择通过人物事迹的叙述来讲解“两弹一星”精神,并在讲述中设置有将问答环节,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了科学家们自力更生、勇攀科技高峰的感人故事,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加深了孩子们对于“两弹一星”精神的了解感悟。志愿者通过对当时国内外环境的介绍和相关科研人员事迹的讲解,让同学们知道“两弹一星”科研事业的重要与艰难,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都很专心,在问答环节也积极举手,认真思考,“两弹一星”已经不再是几个具体的事件,而是一种精神的代表——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大力协同,这次开展的“两弹一星”主题宣讲活动,不仅是对这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也是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和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方式。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非遗漆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民族的文化。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带领同学将精心调制的漆滴入水中,形成五彩斑斓的色块。接着,以独特的技艺将扇骨逐渐浸入水中,在水面上漂浮的彩色漆点粘附在扇面上,形成迷人的纹理和图案。漆滴入水的瞬间,仿佛一场色彩的盛宴在水面上展开,每一滴漆都是一次创作的闪光瞬间。如流云般的质感,异彩纷呈的想象力,一把把美丽别致的纸扇,凝聚了同学们的审美和巧思,简约而不简单的团扇,有的色彩绚丽,仿佛蕴含着宇宙的神秘力量,有的如雨花石,有的像高山瀑布,有的似晴空美景,展示着独特的魅力。同学们体验了色彩流动美学的艺术之美,在动手中享受到快乐和惊喜,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非遗漆扇点亮了校园,也点亮了孩子的笑颜,也让我们停下脚步,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体味非遗漆扇背后的故事,让心灵得到一场美的享受。

初来时,当地老师便告诉我们兴蒙中心小学的学生比较腼腆内向。于是,针对当地学生的情况,志愿者们还开设了“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志愿者通过传播心理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理性平和的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学生积极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并通过心灵放映室给孩子们播放了电影《头脑特工队》。让孩子们对乐乐、厌厌、怕怕、忧忧等情绪角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通过志愿者的详细讲解,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在课堂上,孩子们还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在面对情绪时的经验和感受。

实地调研

活动期间,实践团队对兴蒙历史文化博物馆进行了探访,就蒙古族“三叠水”传统服饰传承的发展历程和方向、困境以及该特色服饰产业对兴蒙乡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推动作用对“三叠水”服饰非遗传承人赵清丽老师进行专访,经过赵老师的讲解,志愿者们了解到了文化传承的困难和艰辛,随后赵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博物馆,并对兴蒙乡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兴蒙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有“歌舞之乡”、“甜瓜之乡”的美称,经历了北方畜牧到南方鱼耕再到传统农耕三个阶段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现今的文化之乡。兴蒙除了大部分的蒙古族外还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等八个民族,成为民族团结示范与见证之地。

宣讲

清晨的阳光下,志愿者宣讲队伍整装待发,志愿者们身穿学院统一发放的马甲,手捧宣传册,面带微笑,满怀热情地踏上了走访之路。街道两旁,商铺陆续开张,居民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而宣讲队的到来,为这平凡的一天增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色彩。志愿者首先来到当地的花桥,那里总是聚集了不少晨练和闲聊的居民。宣讲员们迅速分组,有的用普通话,有的则根据居民的语言习惯,改用当地方言或少数民族语言,开始了生动的讲解。他们不仅介绍了我国民族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伟大成就,还通过讲述身边发生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让居民们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和重要性。整个宣讲过程中,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活泼可爱的孩童,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或认真聆听,或积极参与讨论,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这次走街入户的宣讲活动,不仅加深了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更让民族团结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三下乡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聚焦于当地民族团结建设的具体情况开展宣传,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讲好兴蒙乡各民族守望相助的历史故事、共同团结奋斗的现实经历;同时开展“福运同心民族情, 长盛不衰团结花”为主题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团结爱国教育,有利于提高各民族青少年团结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跟中国现代化潮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筑梦的美好愿景贡献青春力量。

在“多彩校园·同心筑梦”活动中,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度过了为期一周的美好教学时光,共同体验非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起在心中根植爱国主义精神,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他们短短相处的几天里,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来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决心,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采访调研活动中,非遗传承人赵清丽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云南蒙元历史文化博物馆,介绍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历史渊源,并着重讲解了民族服饰“三叠水”,我们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学习了解,从文化交融中感受到了民族团结,民族自信。

青春挺膺新征程,山水之程共逐梦。通过这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带给志愿者们最大的收获是团队的力量,任何一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只有融入大集体一起奋斗,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这段实践经历让我们体会到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我们的社会文明不断取得进步,新时代青年更要不断加倍努力!我们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个夏天很炎热,但属于这个夏天的记忆将会定格在我们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82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少年强国,航天筑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一伟大号召指引下,中国航天要心怀“国之大者”,朝着建设…… 周子童 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中量大学子赴安吉竹乡,探索“双碳”共富路

为探究“竹林碳汇”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并行发展,了解竹产业以何种方式顺应新时代潮流,7月4日,中国计量大学“绿水青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以采访的方式,了解并学习…… 泮少杰 中国计量大学标准化学院查看全文 >>

稿件代发至国家级媒体获得评选评级优势

精选各类重点媒体、门户网站、流量自媒体 一站包办 何需东奔西走…… 国家级媒体 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竹友中学课外辅导活动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下午,西南石油大学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在竹友中学进行课外辅导活动。下午1点整,志愿者们由南门出发。路途遥远,志愿者们仍热情不减。到达目的地后,志愿者……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校园服扫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常规扶扫活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半,石工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学校南门附近开展常规服扫活动。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志愿者参与。天气严寒,但影响不了志愿者们的热诚之心,志愿……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石工院青志协成功开展新都医院志愿服务活动

石工院青志协新都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2019年11月2日上午,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在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等候患者进行医院问卷调查马甲…… 张烨苓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

禁毒教育,我们在路上——记石工院青志协军屯小学禁毒宣讲为预防青少年吸毒事件的发生,提高青少年禁毒意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9年6月6日在军屯小学开展禁毒宣讲活…… 单德隆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松鼠AI栗浩洋:AI+教育能把所有人培养成精英

  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成功召开。本届年会期间,AI数据处理、人与AI如何相处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参会嘉宾的思考。3月27日,在IT 领袖圆桌闭门会议后,环球网财经专访了松鼠……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巢院学子三下乡:建居民防诈课堂,绘乡村安全蓝图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基层开展防诈骗宣传教育,巢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乡村振兴走基层,防诈宣传正当时”实践团于7月12日进驻黄麓镇农贸市场,启动了一场防诈骗知识普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强化居民…
玉师学子三下乡:民族团结乐融融 籽籽同心齐筑梦
2024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一群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展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
百村支书社会实践:探索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
2024年7月14日,一项意义深远的百村支书社会实践活动在广袤的乡村大地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精心组织,旨在深入挖掘乡村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的支书怀揣着为乡村…
曲园学子三下乡:追随红色足迹,感悟先辈力量
中国青年网8月10日电红色革命文化在当今时代具有强悍的感染力量,他给人以精神动力,鼓励当代年轻人追随先辈的足迹,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书写着属于我们的传奇。我于今年暑假,有幸参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百村支书社会实践:探寻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
2024年7月14日,一项意义深远的百村支书社会实践活动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大门。这支社会实践团队,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
广陵支教情暖兰考,安全教育童心护航
在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谷营镇程场小学的校园里,每一天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梦想的光芒。然而,7月22日,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欢笑的地方,一场突如其来的学生意外摔倒,不仅考验了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更深刻诠释…
曲园学子三下乡:为儿童塑童心梦,为文化寻复兴光
中国青年网8月12日电(通讯员:初森)在不断变迁的时代洪流中,文化的代际传承与纵深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青年深切怀揣着对新生代青少年的热情呵护之情,以及对过往先辈名家的敬仰继承之心。为此,曲阜…
曲园学子三下乡:红色足迹,侯庙寻根
中国青年网8月6日电(通讯员:初森)在本次暑假社会实践中,我有幸参与了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韵新风,文化薪传”社会实践队的实践活动,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参观侯庙村村史展览馆,进行红色宣传教育,…
竹刻于心,携童共进
留青竹刻,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进一步提升这一非遗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6月30日上午,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
曲园学子三下乡:重游黄河之旅 再走来时之路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30日电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无数的故事。选择重游黄河,源于内心对黄河文化那份割舍不断的深情。自幼听闻黄河的波澜壮阔,知晓其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