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艺作为广东江门新会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地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为深入了解葵艺发展现状,多角度探究葵艺创新融合进程,助力非遗葵艺重焕新生,7月26日,南京财经大学“青青园中葵,古韵焕新生”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来到广东江门,通过实地调研为葵艺传承解码。
新会溯源,初会葵艺传承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国家一级文化馆——新会文化馆进行参观访问。在新会文化馆中,成员们看到新会的各项非遗作品,包括鱼灯、葵扇等等。志愿者向成员们介绍了葵艺的起源发展和几位国家级葵艺传承人。
谈到如何能让葵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时,志愿者总结出三点:一是重视发挥同好会之类爱好者团体的作用,在巩固核心力量的同时吸引更多人关注葵艺;二是使葵艺相关产业实现扩大盈利,让个体经营户走得长远,比如开设葵艺体验课、售卖葵艺制品;三是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帮扶,重视专家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志愿者 高美琦供图
图除此之外,志愿者还着重提出非遗传承要从学生抓起,学校需加强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随着时代发展,葵艺行业逐渐迟暮,很多人纷纷转行,政府为助力葵艺传承,任命不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可绝大部分群众对非遗传承还是没有具体概念。
立足传统,走稳传承路江门作为葵艺发源地,当地的国家级传承人不在少数,廖惠林老师便是其中之一。实践团来到新会惠林葵艺馆参观廖老师的作品,见识到了除日常的葵扇外还有其他古香古色、精致复杂的葵艺制品。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葵艺制品大部分是非卖品只做展示,小部分用于售卖,比如双面刺绣葵扇。工作人员表示,市场上很少售卖复杂程度高的葵艺工艺品,因为产量低,市场局限,导致经济效益低,从事葵艺传承的人越来越少,他们还在坚持编制就是希望葵艺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到葵艺典雅华美的一面。除了自身为葵艺代言,传承人们还以传播葵艺知识为抓手,通过著书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为大众了解葵艺相关知识提供更多渠道。工作人员向成员们展示了廖老师著的书还有其徒弟赵琼花老师编制的葵扇教材,书中详细介绍了葵扇的种类、价值、制作过程等等。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亲身体验葵艺的魅力,新会惠林葵艺馆还设有火烙扇体验,由廖惠林老师和她的女儿来授课。
图为新会惠林葵艺馆陈列的作品 李思琪供图创新发展,拓宽受众面葵艺想要登上更大的舞台,改良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既是必经之路,也是强大助力。下午,实践团成员来到岚绣堂,与原创设计师刘老师进行深入交流。经过刘老师的介绍,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葵艺制品不管是制作工艺还是品相样式,都在不断实现创新发展。比如运用电脑设计图稿,机器烫烙的方式来节省人力,采用刺绣粘贴相结合的方式绘制图案增加质感。“不像珠宝设计,葵艺设计较小众,我们选择葵艺设计是想面向更多受众,同时让葵艺制品向中高端发展,让大众对葵艺的印象不再停留在普通的葵扇,只有引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对新会葵艺进行创新改造,才能扩宽葵艺市场,才能将非遗葵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刘老师表示。除了在各地进行作品展出,刘老师表示,顺应时代趋势,让葵艺和旅游结合打造热门IP也是他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设计师刘老师交谈 邓靓媛供图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葵艺传承的队伍中来。“采访的最后,刘老师笑着说。透过刘老师的笑容,实践团成员们看到无数从事葵艺传承事业人物身上所共有的纯粹品质。葵艺行业并不赚钱,导致人员流失愈发严重,但正是因为这些不计报酬的传承者们仍在坚守,非遗葵艺还有机会抓住时代的尾巴稍加喘息,努力转型升级,向世人展示它蕴育千年的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