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锦,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织造的珍品之一,以其精美的图案,华丽的色彩和细腻的工艺而备受赞誉。为深入探究织锦艺术历史溯源,了解织锦工艺技法,感受非遗匠人以匠心映初心的精神内涵。7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拾遗红蕴”启为创新团队前往贵州省凯里市青曼苗寨,对省级非遗传承人潘英女士展开调研采访。潘老师在织锦技艺方面有着非凡的造诣,团队成员与潘老师交流了艺术传承的未来道路,并了解学习织锦技艺,为传承非遗尽绵薄之力。
团队成员跟随潘老师进入工作室内,工作室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染料香与丝线特有的光泽感,仿佛每一缕光线都在这些色彩斑斓的织锦间跳跃,讲述着古老而又生动的故事。潘老师轻步走到一张宽大的工作台旁,那上面铺展着一幅未完成的织锦,图案初具雏形,却已能窥见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技艺。在这里,每一根丝线,每一种色彩,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对美的追求。随后,潘老师拿起一卷色彩斑斓的丝线,轻轻摩挲,仿佛在挑选最亲密的伙伴。这些丝线,有的来自遥远的蚕乡,经过精心挑选与染色,才能呈现出如此丰富的色彩。
图为潘老师展示的蚕丝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章杰 摄
团队成员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潘老师手中的设计稿,那是一幅描绘着山水意境的图案,既有传统元素的韵味,又不失现代设计的简约之美。潘老师耐心地解释着每一个细节,从线条的流畅度到色彩的搭配,无不透露出他对织锦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更让人明白,设计,是织锦的灵魂所在。它不仅仅是图案的堆砌,更是文化、历史与情感的融合。
图为潘老师展示织锦的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章杰 摄
团队成员在学习文化知识,汲取文化保护动力的同时,向潘老师请教了织锦技艺的基础操作。潘老师不吝赐教,示范了如何将丝线穿过织机的经纬之间,每一次穿梭都显得那么精准而有力。团队成员也跃跃欲试,纷纷拿起工具,在潘老师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自己的织锦之旅。虽然起初显得有些笨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找到了感觉,手中的丝线仿佛也活了过来,与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共鸣。工作室内,时间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随着织机的吱嘎声与团队成员的轻声交流,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织锦作品逐渐展现在大家眼前。这些作品不仅凝聚了团队成员的汗水与努力,更承载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图为工作室内成品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孙章杰 摄
采访的最后,团队成员与潘老师交流了非遗保护未来的工作方向。在温馨的交谈氛围中,潘老师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岁月的长河,他缓缓开口,为团队成员描绘了一幅非遗保护工作的宏伟蓝图。“未来的路,既充满挑战也饱含希望。”潘老师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坚定与期待,“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记录与传承,更在于创新与活化。让古老的技艺不仅仅停留在博物馆的展柜里,或是老艺人的手中,而是要让它们真正走进现代生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随着潘老师的讲述,团队成员们的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憧憬的光芒。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虽长且艰,但只要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就一定能为非遗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将中国独有的艺术魅力发扬光大。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潘秋竹 摄
通讯员 李海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4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