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足迹遍乡村,乡村振兴共筑梦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 作者:王子豪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足迹遍乡村,乡村振兴共筑梦

中国青年网池州市20247月28日电(通讯员 王子豪) 2024年7月,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习研会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地是安徽省泾县。泾县,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不仅是宣纸的重要产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以其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新兴的乡村电商发展模式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乡村发展的新风貌。

泾县之行的第一站,是探访宣纸生产基地。宣纸,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纸之一,其制作工艺源远流长,被誉为“纸中之王”。学生们一踏入生产基地,就被那古朴的制纸作坊和繁忙有序的生产线所吸引。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他们详细了解了宣纸从原料选择到成品出厂的每一道工序,感受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特别是在观看匠人们手工捞纸、晒纸的过程中,学生们无不赞叹宣纸制作技艺的精湛与独特。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探访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匠人精神的传承。

图为泾县宣纸厂工人在进行检纸作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豪 摄

除了宣纸生产基地,学生们还前往了泾县的丁家桥镇李园村。这个看似普通的乡村,实则隐藏着不平凡的故事。作为安徽省首个“中国淘宝村”,李园村的发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它依托电商平台,成功地将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实现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学生们在李园村走访了多家电商企业,亲眼见证了乡村电商的蓬勃生机。他们看到,这些电商企业利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将李园村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种新兴的乡村发展模式让学生们眼前一亮,他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为乡村经济带来的巨大变革。在与村民和电商创业者的深入交流中,学生们了解到,李园村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起初,村民们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逐步克服了各种难关,最终实现了乡村经济的腾飞。这种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们深受感动。学生们纷纷表示,李园村的成功经验为他们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他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潜力和新兴业态的蓬勃发展,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他们表示,将积极学习和借鉴李园村的发展模式,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乡村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丁家桥镇李园村——安徽首个淘宝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豪 摄

图为李园村的村民在进行打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豪 摄

在泾县的几天时间里,学生们还参观了当地的乡村旅游景点,体验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他们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他们品尝着地道的农家菜,体会着乡村美食的独特魅力。这些亲身体验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乡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乡村发展的无限潜力。

图为泾县丁家桥镇俯视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子豪 摄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泾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村风光,更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乡村发展的新风貌,也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在活动的感悟环节,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泾县之行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去传承和发扬;而乡村发展则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去关注和支持。他们表示,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牢记这次实践的经历和感悟,努力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在实践中锤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他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实践的感悟和收获带入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学校能够继续组织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乡村,去感受生活的多彩多姿、去体验实践的魅力无穷。(通讯员:王子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55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

中文系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实践周活动本报讯11月10日,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19级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去河南博物院进行实践周活动。经过本次实践,同学……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旅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 潘情情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中文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红色沃土,不负‘苕’华”——华农学子赴红安县深耕红色产业
“红色沃土,不负‘苕’华”——华农学子赴红安县深耕红色产业摘要:7月26日至28日,华中农大园艺林学学院暑期实践团赴黄冈市红安县龙潭寺村,参观瑞沣合作社脱毒中心,调研村民生活,缅怀革命烈士,并与合作…
探访曹县古韵,品味汉服风华
探访曹县古韵,品味汉服风华华夏霓裳曹县出,古风今韵两相扶。为了深入感受汉服文化的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新模式,了解曹县电商产业法治建设新业态,8月12日,山东政法学院“电商律途,法启新…
青春筑梦高原,生态守护同行——“凝心聚‘绿’·行在甘孜”社会实践纪实
在四川省西北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这片被誉为生物多样性与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土地,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世界物种保护的关键地区。为了推动甘孜藏族自治州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高社会对高原生态…
“优化小学,展望未来”迎开路小学知识宣讲
[材暑实]西建大材料学院基层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阜阳市临泉县迎仙路小学金融普及为了帮助小学生们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和诈骗手段及其金融诈骗带来的后果和危害,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西建大…
感受伟人情怀,践行初心使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正值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党史学习悟初心,伟人…
三下乡|安徽中医药大学:乡村振兴走基层 青春奋进正当时
为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举全党之力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赋能、赋智、赋效,守好“三农”至关重要。2024年7月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仲夏…
通大学子”三下乡”|搭建”云”端之桥,让每一颗星星都发光
通大学子”三下乡”|搭建”云”端之桥,让每一颗星星都发光暑期,通大学子由云端启航,新时代的浪潮翻涌着新的教育模式。在科技的助推下,“云支教”如同一叶扁舟,载着知识的火种,乘风破浪,驶向偏远角落…
长师学子三下乡:急救知识支教课堂守护乡村安全
大学生三下乡:急救知识支教课堂守护乡村安全(通讯员:刘文慧)近日,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钩深索隐”志愿服务队深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松柏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支教课堂,旨在提高当地小…
《人间词话》:诗词与人生之境界说
《人间词话》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词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理论上有独到见解,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境界”…
广财学子探访茂名市烧酒村红色遗址:以史铸魂,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日前,茂名市山阁镇烧酒村迎来了广东财经大学千帆竞发实践团的探访。在近一周的时间里,实践团成员们全面挖掘和整理了烧酒村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借助“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