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攀登科技高峰,赓续精神血脉——“澄园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青海省原子城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作者:澄园先锋

攀登科技高峰,赓续精神血脉——“澄园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青海省原子城开展实践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为深入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学习“两弹一星”伟大壮举、伟大精神、伟大力量,以史育人、以文化人,8月9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澄园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进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原子城,开展“攀登科技高峰,赓续精神血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旧址所在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这里也被称为“原子城”。

响应号召,以身许国

1958年7月,党中央批准了核武器研制基地选址金银滩草原,对外称“青海综合机械厂”,代号“221”的中国核武器研制工程正式启动。

自此,这片水草丰美的草原在地图上消失了,一同消失在人们视野的还有数万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他们中有军人、有科研人员、有技术工人……他们以“三顶帐篷”起家,在高原牧区盖厂房、修铁路、筑公路,至1964年6月,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基本建成,目标就是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贡献力量。

由此,这片美丽的草原上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便与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繁荣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随着基地的建成,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从全国各地汇聚到金银滩草原,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筚路蓝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二二一厂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化剑为犁,守志和平

走过那段峥嵘岁月,如今的原子城化剑为犁成为了生态新城,更名为西海镇,但它留下的红色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愈显厚重。走在宽阔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的老建筑依然存留着时代的印记,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神秘与辉煌,也见证着原子城的新生和希望。

西海镇门源路2号,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静静矗立。

碑顶,端放着一颗银白色的圆球,象征着圆梦,圆了中国人民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之梦,圆球下面雕刻着四只展翅翱翔的和平鸽,象征着中国人民始终坚守着和平的信念。

纪念碑的不远处,是原子城纪念馆。

走向原子城纪念馆,历史的画卷层层打开,仿佛穿越时空,庄严的原子城纪念馆矗立在园林中,绽放着光芒,奋进路上的“两弹一星”精神永远镌刻在祖国大地上,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纪念馆有五大展厅,这五大展厅围绕着圆形大厅呈圆形依次排开,五大展厅记录了221厂的沧桑历程。

第一展厅叫“历史抉择”。这个展厅主要以图片的形式再现核工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上世纪50年代,在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科技人员打破西方世界核威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办我国自己的核工业的伟大壮举。

与第一展厅相邻的展厅叫“激情岁月”。这个展厅主要通过图片、实物和模拟场景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了221厂建设者的艰辛付出。风雪苍茫,远山肃穆,三顶墨绿色的帐篷扎在苍茫的草原深处。白雪压塌了篷布,帐篷门前的两把铁锹立在寒风中,仿佛是在等待着主人归来。这是第二展厅里的一幕模拟场景。这幕场景真实地再现了1958年11月,221厂第一批建设者挺进海拔三千多米的金银滩草原开始基础建设的情景。

位于“激情岁月”一侧的展厅是“勇攀高峰”,这个展厅复原了221厂一车间102号工位和二号车间的生产场景。将这两个车间复原展出,充分展现了原子弹制作过程的神秘,而展厅内按照1比1的比例复原的一号车间和二号车间之间的一座瞭望哨,更是将这种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

紧邻三号展厅的是“东方巨响”,这个展厅利用幻影成像技术,向参观者立体展示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时震撼人心的场面。

“共和国的记忆”是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这个展厅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反映王淦昌、邓稼先、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和曾经为共和国核物理事业作出贡献的无名英雄在221厂的奋斗历程。展厅内展出的诸如221厂工人工作证、出入证、生活用具等实物,是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每一件实物展品,都真实地反映了221厂的历史。

丰碑无言,传承为纪

几十年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两弹一星”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他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把“两弹一星”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之变成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也是“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传承是最好的纪念。随着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中国已经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作为新时代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也有一代青年的责任。”我们要主动肩负起历史责任与时代责任,继承和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到我们青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不懈奋斗中。更要肩负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内涵,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焕发复兴之中国。

文字|李一楠

图片|李一楠

指导老师|张乃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

桃李满乡情,春风化雨润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8日电(通讯员王西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发展,而乡村教师的素养则直接决定了……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

研讨助成长,实践助行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解帆)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暑假社会实践队于7月17日通过线上研……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

以师为根,桃李满园——乡村教师满意度调研:从准备到深入的全面探索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5日电(通讯员陈俸毅)乡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农村人才、推动乡村……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

探索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共筑乡村教育美好未来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3日电(通讯员孙晓欣)为了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的具体情况,并研究乡村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策略,曲阜师范大学地……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

启智润心育桃李,逐梦笃行为先锋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7日电(通讯员冯宇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深……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

深入乡村小学调研,探索乡村教师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朱叶雯)2024年7月11日,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践队走进涛雒镇中心小学,展开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实践参观活动。……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

春风化雨润桃李,乡村教师守初心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4日电(通讯员周振旋)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教师们扎根基层托起希望,赋能未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桃李先锋”实……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

春风化雨润心田: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翟远晴)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为了更…… 桃李先锋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普法宣传进社区,共筑法治防护网
普法宣传进社区,共筑法治防护网社区法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筑牢法治安全防线,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链城乡,智汇家园队”在孙泽玮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于2024年8月10…
人科学子在行动:摆手舞动民族魂,共绘文化新篇章
为深入了解和理解酉阳当地的传统文化,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赵庄社区,与当地民众一同沉浸于土家族摆手舞的独特魅力之中,共同编织了一段关于文化传承与创…
感恩之心,温暖社区
感恩之心,温暖社区为了弘扬感恩精神,促进社区和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链城乡,智汇家园”实践队的队员在孙泽玮老师的指导下于2024年8月10日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参加了以“感恩之心,温暖社区”为…
我眼中的三下乡|乡约盛夏,感悟青春——西安市禁毒防艾社会实践活动感悟收获
我眼中的三下乡|乡约盛夏,感悟青春——西安市禁毒防艾社会实践活动感悟收获在7月15日至7月17日期间,我有幸参与了赴西安市的禁毒防艾社会实践活动。与同伴们携手并肩深入基层社区,积极投身于禁毒防艾知识的…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暑期实践队赴蚌埠市胜利五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电气学院暑期实践队赴蚌埠市胜利五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其和谐稳定与居民福祉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志愿服务…
广袤乡村现新貌 舒展小康新画卷
(通讯员秦梦彤)随着城乡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经济的繁荣,乡村特色产业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一座位于长江中游的小镇,近年来因为一项独特的经济发展模…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支教之行,心灵之旅
在丹江口浪河小学,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课,为他们的心灵注入温暖与关怀。据了解,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一直致力于改善偏远地区的教育状况,此次支教活…
【三下乡】走进杨凌示范区,探寻现代农业新模式——环境学子赴咸阳市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调
兴国富民,农业为基。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了解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现代农业新模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膜秸作团队)赴西北(中部…
青春下乡,筑梦飞翔,共绘乡村新篇章
(通迅员:宋沛漪)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的思想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学校关于“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政策。2024年7月8日—10日,在李楠老师…
电气学子三下乡.追寻先辈伟迹,感悟红色精神
为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并传承红色精神,7月28号下午,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感悟红色精神实践队分别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大别山烈士纪念园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