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清镇市炎热多雨季节,早上6点多,下了一夜的雨还未停歇,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冯浩已经起床开始收拾行李。在流长苗族乡为期近10天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就要结束。这一天,冯浩和他的6名同伴即将踏上归程。
冯浩将孩子们送给他的信以及小礼物一件件整齐地放在行李箱里,箱子被装得满满当当。冯浩说,他的心也像箱子一样,“空空地来,满满地走“。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流长苗族乡是贵阳市最大的少数民族乡。在贵州,像这样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贫穷、边缘化的生活状态长期折磨着这些无依无靠的孩子。在学校2015年“走进流长,播撒希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经过团队指导老师的前期走访调查,与当地乡政府、学校校长、及当地村民沟通了解情况后,“为爱黔行·携手筑梦”贵州流长苗族乡支教服务团成功接力支教。
7月11日,一个灿烂明媚的早晨,支教服务团成员带着由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千余册少儿图书以及众筹资金购买的学习用品来到磅寨小学,锈迹斑斑的铁栅栏校门口已聚集了十多名周边村落的小朋友,原来孩子们听校长说我们要来,便早早地赶了四五公里的山路来等待。团队成员将物品赠送给孩子们后,与贵州大学三下乡“拓荒者”志愿服务队协商分工合作,由“拓荒者”负责这所小学接下来的教学任务,“为爱黔行”团队转战腰岩小学。
在腰岩小学的支教过程中,团队精心准备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教学任务在愉快轻松的自我介绍中拉开了帷幕。之后的一些天,徐瑾老师的音乐课,冯浩老师的体育课,王在辉老师的美术课,谭国有老师的书法课等等,在孩子们度过开心时光的同时,老师们希望通过这些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今后在即便没有支教队伍的陪伴时依旧能够很好地生活学习,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阻挡他们的大山,自己去看看大山外的世界。崔慧洁老师的安全教育,则授予孩子们一些实用技巧,让他们能够在父母不在身边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在这些敏感的孩子面前,老师们的一举一动都要仔细斟酌。王仕杰是这群孩子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对待学习的态度很是消极,课堂上更是调皮得很。徐瑾老师多方了解王仕杰的情况,得知他热心肠,为人仗义。一次班会课上,徐瑾安排王仕杰当副班长,她清楚地记得,当时王仕杰脸上惊愕又兴奋的复杂表情。“我原本以为在这所学校里,没有人会注意到我。徐老师让我当班长,使我第一次有了被看见、被重视的感觉,她的信任给了我莫大的动力。”回忆当时的情景,王仕杰倍感温暖。
而一节美术课上,杨宝贵同学向老师们展示了“我的梦想是让美丽的家园受到保护”,引起了老师们的感动和深思。队员们了解到,杨宝贵仅有4岁,白天一般都没有家长在家,还有一个小妹妹需要照顾,小小的他已经学会了独立。
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在最后一趟课”折纸并写信给爸爸妈妈“后,团队结束了本次安排满满的支教。
或许你会说,像流长乡这样的地方有很多,全国的留守儿童有千千万,大学生短期支教根本不能为他们带去什么。可是,“有的事你不去做永远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就像这个地方你不来永远不知道孩子们有多需要你。只要这段时间的陪伴能稍稍弥补他们缺失的爱,那么此行足矣”,一位支教队员这么说道。
愿每个梦想都得到灌溉,愿每个孩子都得到宠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