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蓝靛染的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索以“非遗+文创”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助推非遗技术与榕江县的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非遗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7月18日中央财经大学“村超黔行侠”志愿队,前往贵州省榕江县“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并与基地工作人员以及非遗传承人杨再蓉老师进行对话,对蓝靛染工艺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团队成员与“青于蓝”工作人员进行交谈。方睿婕 供图
“青于蓝”工作人员给团队成员介绍蓝靛染文创产品。邓智鸿 供图
非遗传承人杨再蓉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蓝靛染的技巧。潘盛鑫 供图
据悉,“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成立于2020年,其旨在探索“非遗传承+文化扶贫+振兴乡村”的新模式;“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榕江县政府分大力支持,如:在基地发展初期免费提供场地给基地使用,仅仅收取基地的水电费等基础使用费,“青于蓝”基地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一条蓝靛染从原料板蓝根的种植到蓝靛染产品的销售的全产业链。“青于蓝”非遗传承基地的发展始终坚持“使非遗走下神探走进生活”的理念,致力于将蓝靛染技术与生活中人们的日常所需相连,开发出了胸针、丝巾、包包、衣服、玩偶等一系列创意产品。
蓝靛染技术为基础的创意胸针。潘盛鑫 供图
在基地运营发展的初期,曾经面临过绣娘不足或者绣娘对于基地不信任的问题,工作人员回忆说;“我们一个村一个村的宣讲我们的项目,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定期开展蓝靛染技术的培训”,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些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为了进一步确保绣娘的稳定性,基地还努力打造更加利于绣娘的工作环境,配有婴儿床等女性友好设施。但是基地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如:蓝靛染普及程度不高,蓝靛染技术人工成本较为昂贵导致产品价格较高,产品的量产与技术的传承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在车间工作的绣娘们。潘盛鑫 供图
此次蓝靛染奥秘探寻之旅,使得团队成员对于蓝靛染发展的现状以及困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未来,团队将致力于将本次的调研实践形成一份具有借鉴意义的报告,助力蓝靛染技术的推广与传承。(通讯员:潘盛鑫)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0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